老人千万要慎服药酒。药酒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对于老人而言却存在诸多风险。老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肝脏、肾脏等器官的代谢和解毒能力下降,而药酒中的成分较为复杂,往往含有多种药材和酒精。过量或不当服用药酒,可能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肾损伤等严重后果。
此外,老人往往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不同的疾病可能对药物的反应不同,药酒中的成分与其他药物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危及老人的生命健康。而且,老人的感觉和认知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无法准确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服用药酒,也难以察觉服用后身体的异常变化。
因此,老人在服用药酒时一定要谨慎,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病情合理选择,切不可自行随意服用,以避免给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药酒不适合于老人饮用
因为药酒中的中药含量极其有限,要想发挥它的医疗或保健作用,除非每次能大量饮用或者喝上很长一段时间,而真正到了该药酒起效的时候,酒精的毒害可能还会出现在它的前面。这是由于按照传统的做法,用来制药酒的白酒多是土法酿造的散酒,酒精含量高,杂质多。据测定,市面上的散酒有水、乙醇(酒精)、甲醇、铅、锰、氢化物等400多种成分,一次过量饮用除了会引起酒精的急性中毒外,其中的甲醇会引起失明,铅和锰会引起重金属中毒。
长时间饮药酒,即使每次饮用的量不大,但由于人到老年后肝肾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减退,所以也会出现酒精的慢性蓄积性中毒,它的危害丝毫不比急性中毒低。医学研究证明,酒精是高热量而无营养成分的饮料,长期饮用会造成营养缺乏,如果缺乏维生素B1可引起步态不稳、眼球震颤,甚至精神错乱,如果缺乏叶酸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而且酒精进入人体消化系统后,会刺激黏膜和腺体分泌,引发食道炎、胃炎、急性胰腺炎;酒精在肝脏内代谢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自由基,使得肝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造成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异常,较重者可出现酒精性肝硬化。慢性酒精中毒可以引起酒精性心肌病、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还可以是许多严重疾患的诱因,在临床上,长期饮酒可以诱发脑出血、心肌梗死、胃溃疡出血或穿孔、肝硬化以及肝癌等重大疾病。另据有关统计,长期饮白酒的老人,白内障、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均为不饮酒者的两倍以上。酒精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从而使肠道对钙、维生素D的吸收率明显下降,出现急躁、记忆力减退、心肌收缩无力等不良后果。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更不能饮用药酒,因为制酒时使用的漂白防腐剂亚硫酸类物质,在水中容易释放二氧化硫等有害元素,会引起哮喘发作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药酒虽好,老人进补不宜选用喝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