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辩证治疗感冒需根据不同症状进行。若感冒初期,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鼻塞、流清涕等风寒证,治疗宜辛温解表,可选用麻黄汤等方剂,药物如麻黄、桂枝等,以发散风寒,宣通肺气。若感冒时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痛、流黄涕等风热证,治疗应辛凉解表,银翘散较为常用,其中银花、连翘能清热解毒,薄荷等可疏散风热。还有暑湿感冒,常见发热午后较甚、身热不扬、汗出不解、鼻塞流涕、头重如裹、肢体困重等,治以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效果不错,香薷可祛暑解表,厚朴等能化湿和中。在辩证治疗感冒时,需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情况,随证加减药物,同时注意生活调护,如适当休息、多饮水等,以促进病情恢复。
感冒临床表现以鼻塞、咳嗽、头痛、恶寒发热、全身不适为其特征。全年均可发病,尤以春季多见。
1、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四肢酸痛,鼻塞,流清涕,喷嚏,喉痒咳嗽,声重,痰白清稀,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苔薄白,脉浮紧等。治宜辛温解表。以下药膳方可供选用:
(1)荆芥、苏叶、茶叶、生姜各6~10克,红糖20克。前4味加水500毫升先煎,武火煮沸约5分钟取汁;药渣再加清水适量复煮1次取汁,两次药汁合并用纱布过滤,共取药汁约500毫升左右。红糖稍加水煮溶后加入药汁中,分3次温服,1日1剂。
(2)荆芥、淡豆豉各10克,薄荷5克,大米100克。前3味加水适量,煮沸约5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大米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药汁,再煮成稀粥,分2次热食。1日1剂,可连用2~3日。
2、风热感冒
(1)苍耳子12克,辛夷、白芷各9克,薄荷4.5克,干葱白3根,茶叶2克。共为细末和匀分3包,分3次服用,每包开水冲服。1日1剂,可连用3剂。对风热感冒伴头痛效果较好。
(2)桑叶、菊花各5克,苦竹叶30克,薄荷3克,或加白茅根30克(为广东凉茶的组成)。将各味洗净,放入茶壶内,用沸水浸泡10分钟,作茶频饮。1日1剂。
3、暑湿感冒
(1)紫苏叶5克,藿香、白芷、白术、神曲各15克,陈皮、半夏、厚朴各10克,生姜5克,大枣2枚。水煎服,1日1剂,连用2~3日。
(2)白扁豆、藿香(后下)、佩兰(后下)、桔梗各15克,厚朴10克。水煎服,1日1剂,连用3~5日。
4、预防感冒食疗方
(1)葱蒜汤:葱白500克,洗净,大蒜250克,去皮切碎,加入清水2000毫升煎汤。日服3次,每服50~100毫升。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
(2)葱白萝卜汤:每日取葱白3根,萝卜15克,水煎服。连服3天。用治流行性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