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需要补充多种微量元素以保障母体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
钙是孕期极为重要的元素,胎儿骨骼和牙齿的发育需要大量的钙,若补充不足,孕妇易出现小腿抽筋,也会影响胎儿骨骼发育。铁元素不可或缺,孕期血容量增加,胎儿也要储备铁,缺铁会导致孕妇缺铁性贫血,影响胎儿氧气供应和生长。锌参与胎儿的细胞分裂、分化,对胎儿的器官发育、免疫系统发育有着重要意义。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原料,甲状腺素可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尤其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孕期缺碘会影响胎儿智力发育。此外,叶酸虽不属于微量元素,但它对胎儿神经管发育意义非凡,能预防神经管畸形等严重问题。孕期合理补充这些微量元素,通常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补充剂来达成。
孕前一定要注意补血补钙。因为,怀孕后随着血液系统的变化,发生血液稀释,孕妇会出现贫血、缺钙的情况,特别是孕前已经存在缺铁、缺钙的女性。
如果在夜里发生腿抽筋的现象,很可能是因为缺钙而引起的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导致肌肉抽搐,通常通过补充钙剂,症状可以逐渐缓解。同时,孕前还要注意补铁,含铁量高的食物有海藻、瘦肉、肝、绿叶蔬菜、谷类、豆、西瓜、蛋黄等。 一般建议在补充3个月后开始准备怀孕。
在孕前应注意补充的4种微量元素
1.碘
碘是合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碘缺乏必然导致甲状腺激素减少,造成胎儿发育期大脑皮质中主管语言、听觉和智力的部分不能得到完全分化和发育,增大呆小病的发病可能。目前,对于呆小病一般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必须重视预防。
小编提醒:
饮食上多吃一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2.锌
锌能参与人体核酸和蛋白质的代谢过程。缺锌会导致胚胎发育受到很大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先天畸形。
小编提醒:
在怀孕前后尤其孕后都不应偏食。瘦肉、肝、蛋、奶制品、可可、莲子、花生、芝麻、胡桃等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锌,但以动物食品更为丰富。另外,从准备怀孕前半年必须戒酒,以免酒精增加体内锌的消耗。
3.锰
缺锰可以造成显著的智力低下,母体缺锰能使后代产生多种畸变,尤其是对骨骼的影响最大,常出现关节严重变形,而且死亡率较高。
小编提醒:
一般情况,以谷类和蔬菜为主食的人不会发生锰缺乏,但如果经常吃加工得过于精细的米面,或以乳品、肉类为主食时,往往会造成锰摄入不足。孕前应适当多吃些水果、蔬菜和粗粮。
4.铁
人体缺铁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如果孕前贫血,孕后多容易导致所生的婴儿红细胞体积比正常婴儿小19%,血色素低20%。
小编提醒:
孕期应多食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黑木耳、海带、芹菜、韭菜、芝麻、大麦米、糯米、小米、黄豆、赤小豆、蚕豆、绿豆;特别是在动物肝脏、蛋黄中含量更为丰富。
温馨提示:
1.孕前丈夫需预防微量元素缺乏,也必须配合妻子一起补充微量元素。研究证明,微量元素对男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影响到精液的质量。
2.为了给胎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孕育空间,最好从孕前3个月起就开始服用专门针对孕妇的特殊需要而研制的微量营养素补充剂,切忌滥补。
更需要提醒的是,在注意平衡膳食,要保证摄取多种营养素和必需微量元素,这样,才能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充足而必需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