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周亦川
编辑 | 袁月
扑热息痛是最常用的解热镇痛药,近期Scitech daily发布一份专家警告称,它也是潜在威胁最大的非处方药(OTC)之一。扑热息痛中毒在美国每年造成5.6万次急诊、2600次住院,是半数急性肝衰竭,至少两成肝移植的元凶。
科罗拉多大学毒理学专家Kennon Heard博士介绍,感冒、痛经、鼻窦炎等多种药物中均含有扑热息痛。遵循剂量服用安全,但过量就可能出现严重副作用。混合用药,或者感觉牙痛不止痛加倍服药,都是常见的中毒原因。因此,使用多种药时我们要看说明书是否有该成分重复,更不要过量。
乙酰半胱氨酸是最常用的解毒药,但它在服用扑热息痛八小时后才吃,药效就不够了。多数患者出现肝损伤才来就诊,解毒往往大大失效。
近年来,有医生尝试氟美唑适应症外用药治疗扑热息痛中毒。《医学毒物杂志》近期发文收集了11.4万名中毒患者病例,其中1552例使用了氟美唑,近五年使用率增长了10倍。使用氟美唑案例死亡率高出平均5倍多,与其病例组中毒程度最高相关。
毒理学专家Kennon Heard博士说,氟美唑应用率升高但疗效还不确切。近期课题组已启动临床研究,对比在急诊解毒治疗时单用乙酰半胱氨酸与联合氟美唑用药的效果,通过肝酶测定,以及肝移植风险及存活率等评估是否存在保护作用,为急诊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