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指甲呈粉红色,甲面摸起来光滑圆润,厚薄适中。
有人发现自己指甲颜色、形状、纹路异常,就觉得是不是生病了。其实,这有点太绝对,并非所有异于常人的指甲都是有问题。

《生命时报》(微信内搜索“LT0385”即可关注)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指出真正需要注意的指甲异常,并告诉你哪些不需要担心。
指甲长黑线的2个原因
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教授杨希川表示,指甲黑线,医学上称为纵向黑甲,主要表现为指甲上有一条或多条纵向色素带,从灰色、浅棕色、深棕色至黑色不等,指甲黑线大部分是良性,极少数为恶性。
指甲长黑线原因主要有两种
黑素细胞活化:成人和儿童中最常见的类型。可能与怀孕、慢性甲外伤(如咬甲)、甲真菌病、累及指/趾甲的炎症性皮肤病(如银屑病、扁平苔藓)等相关,一般会有多个指/趾甲受累。

(功能性黑甲,图源文献1)
黑素细胞增生:包括甲雀斑样痣、甲母痣和甲黑素瘤。其中,甲黑素瘤属于恶性皮肤肿瘤,其早期表现与良性甲雀斑样痣、甲母痣有点类似。

(甲雀斑样痣,图源文献1)

(甲母质,图源文献1)

(甲黑素瘤,图源文献1)
可通过ABCDEF口诀判断恶性风险
A(年龄),40~70岁为发病高峰期;
B(宽度和边界),黑线宽度超过3毫米,边界不规则、模糊;
C(变化),其大小或生长速度迅速增加;
D(指/趾甲),拇指和大脚趾危险系数较高,其次是食指、单个指/趾、多个指/趾;
E(延伸),色素延伸至周围皮肤,近端或侧缘甲襞皮肤变黑;
F(家族史),家族成员有黑素瘤史。
符合这些特征的,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以为有病,其实是正常指甲问题
杨希川表示,其实很多“指甲异常”,不用特别在意。
指甲没有月牙
甲根部颜色较白那部分,医学上称甲半月,是没有完全角质化的指甲,是甲母质刚产出来的角蛋白细胞,最终会角质化——变硬,变透明,成为指甲的粉色部分。
因为中间甲母质生产速度比较快,两端较慢,它们长出来后不断把旧的指甲往外推,就形成了类似“月牙”的形状。
没有月牙可能是月牙长得比较靠后,被皮肤盖住了,也可能是指甲长得慢,导致月牙不明显。无论哪种情况,都与健康没有必然关系。

提醒:短时间内月牙突然变得又大又多,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有关,建议就医。
指甲透明竖纹
有竖纹大概率是正常的,而且会随年龄增大而变得更明显,可以理解为“指甲的皱纹”。
如果是比较明显、凸起的竖纹,可能与皮炎湿疹、使用指甲油、甚至抠指甲等有关,治疗控制皮炎湿疹、改掉抠指甲的习惯即可。
指甲横纹
指甲横向凹陷的横纹,叫甲横沟,又叫博氏线,是由于近端指甲基质增殖暂时停止而产生的,会随着指甲的生长向远端移动。
主要诱发因素有局部创伤(修甲、剔甲癖、鞋的挤压)、药物(维A酸药物、化疗药物)、局部皮肤病(湿疹、甲沟炎)、病毒感染(手足口病)。

一般一个指甲出现甲横沟考虑局部因素,如修甲、鞋挤压等;多个指甲出现则考虑系统性因素,如手足口病,部分女生朋友贴美甲片也会出现多个甲横沟。甲横沟多数不用治疗,去除诱发因素后便能自愈。
指甲白点
这个叫点状白甲症,绝大部分是因为外伤,如磕碰、被门夹造成的。指甲生长速度较缓慢,通常会在受伤后很长一段时间才会出现白色斑点。与寄生虫、缺乏微量元素、肝肾疾病等都无关,等指甲长出来剪掉就好了。
如果长的是横向的线状白甲,可能与反复创伤(如过多修剪指甲)、感染、药物(全身性维A酸类、紫杉烷类药物)等有关。
指甲黑块
尤其是趾甲,莫名其妙出现一块紫红色、红蓝色或黑色斑片,很有可能是创伤后造成的甲下出血,长时间走路、跑步或者鞋不合脚挤压等都有可能发生。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如果黑块长得比较规律,呈棕色或黑色纵向条带,可能是甲母痣或甲母痣雀斑样痣,一般无需特别处理,定期观察即可,有异常变化需及时就医。

指甲凹点
指甲凹点是甲母质的甲形成缺陷的结果,甲板表面会出现点状凹陷,一般如针头大小。除了疾病原因,正常人也会出现指甲凹点。
如何保护指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手外科主治医师姜涛表示,不正确的修甲方式会导致指甲损伤,建议注意以下三点。
1
保留适当长度
修剪时应让指甲前端白色部分至少保留1~2毫米,避免过短,以免伤及甲床或引起疼痛。
2
采用正确方法
建议先平直修剪中间部分,再略微圆滑两侧边缘,切忌将甲角修剪得过深过圆,尤其是脚趾的大拇趾,以免指甲边缘内嵌。

3
注意工具卫生
修甲工具应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如果本身存在灰指甲等甲病,应及早就医,避免自行处理。同时,尽量减少频繁美甲等可能损伤指甲的行为。▲
最后提醒:不要盲目用指甲判断全身健康,以免过度焦虑。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