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女士今年48岁,平时身体挺硬朗的,工作也算清闲,就是经常熬夜刷短视频。最近,她总觉得睡得不踏实,常在半夜被自己咳醒,还老是出汗,枕头都湿一片。她以为是秋季过敏,贴了几天风油精、喝了点菊花茶也不见好,反而咳嗽愈发严重。

一次单位组织体检,拍片时医生眉头一皱,安排了进一步检查。几天后,确诊早期肺癌。听到这个消息,她整个人呆住了:“我都没觉得哪里不舒服啊,怎么就……?”医生说了句让她彻底沉默的话:“很多早期肺癌的表现都藏在你以为的小毛病里。”
肺癌,已经不再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它悄悄地盯上了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尤其是那些抽烟、熬夜、宅、不锻炼的人。很多人一直觉得,肺癌不就是肺痛、咳嗽吗?等到真的咳个不停、胸口闷痛再来看医生时,往往已经不是早期了。真正早期的时候,它一点都不惊天动地,甚至可以说,“低调得可怕”。

1. 夜间频繁咳嗽,尤其是干咳或刺激性咳嗽
大部分人都忽略了,晚上睡觉时身体发出的信号。如果你晚上频繁被咳醒,尤其是干咳或那种很痒、想咳却咳不出东西的咳嗽,一定要重视。
很多人以为这是空气干燥或者过敏,结果一直拖到咳嗽变成带血丝的咳嗽才开始害怕。其实肺部的肿瘤靠近气道时,哪怕很小,也会刺激黏膜引起持续干咳,尤其在夜里、平躺时症状更明显。

2. 睡着后盗汗,醒来满身湿
还有一种常被忽略的情况是晚上睡觉出汗。不是那种热了盖厚被子的出汗,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盗汗”。一觉醒来,背上全是汗,衣服湿漉漉的,这种情况不少人会归咎于体虚、上火。
但如果连续多天都是这样,还伴随着咳嗽或疲劳感,那真的要小心了。肺癌在某些早期阶段会引起身体代谢异常,激活交感神经,引起夜间异常出汗。

3. 夜间胸闷气短,平躺更明显
有些人夜里睡得迷迷糊糊,却总觉得“喘不过气来”,一平躺就觉得胸闷,必须坐起来喘几口气才好。这种夜间气短常常被误认为是心脏的问题,或以为是太累导致。
实际上,这也是肺部病变压迫气道或胸腔积液的早期表现之一。特别是肺腺癌,早期就可能出现胸膜受累,导致夜间气短,跟心脏病很像,但完全是两码事。

4. 夜里咳中带血,哪怕只是一点点
最让人害怕的,其实是夜里咳中带血。很多人说只是咳了一点点,可能是喉咙破了。确实,感冒厉害时嗓子干、咳得猛会有破皮出血的情况。但要注意的是,癌性咳血一般是“间歇性的”,今天咳一下,停几天,又来一点。
有时候血混在痰里,看起来只有粉红一点点,非常容易被忽视。但这恰恰是肺癌很典型的一个信号,特别是如果你本身是吸烟人群,那就更不能大意。
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表明,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超过80万人死于肺癌,且其中早期发现比例不足20%。

很多患者就是错过了最初那些“不痛不痒”的信号,等确诊时已经是晚期,失去了最佳手术窗口。世界卫生组织也多次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肺癌死亡率的唯一有效途径。
医生常说,肺癌不是一下子就来的,是慢慢发展出来的。从不典型的细胞变化,到原位癌,再到浸润型癌,过程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
如果在最早期阶段就能发现,其五年生存率可以超过70%,甚至有可能治愈。但问题是,大家往往在身体出现“明显问题”才想起看医生,而肺癌早期最明显的地方,可能就是你晚上睡觉的状态变了。

这也是为什么医生在问诊时会特别仔细地问你:“最近晚上睡得怎么样?有没有咳嗽、盗汗、气短这些情况?”这些听起来像是普通小毛病的表现,其实背后藏着大麻烦。只要你细心一点,给身体多一点关注,很多严重疾病其实都有迹可循。
另外,还有一种现象不能忽视:睡眠质量突然变差。原来能一觉到天亮的人,忽然开始频繁醒来、做梦、总觉得“没睡够”。如果这还伴随着咳嗽或气短,就要小心是不是肺部功能在悄悄变差。睡眠是身体恢复和修复的重要时间,很多病变最先打破的就是睡眠节律。

说到这儿也想提醒一下,那些已经有慢性肺病、哮喘或支气管炎的人,更要格外关注夜间症状的变化。很多人一有症状就认为是“老毛病犯了”,但老毛病并不等于不会有新问题。特别是如果原来的咳嗽是白天严重、晚上轻,现在变成夜里更明显,那就要引起重视。
生活节奏快,很多人都习惯了把身体不适当作压力大、熬夜多、天气差的结果,但健康这件事,不能靠猜。尤其是像肺癌这样的病,早期如果能通过影像检查确诊,治疗起来效果非常理想,不管是微创手术还是放化疗,预后都比晚期强太多。

所以,别再忽略夜里的信号了。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总是夜间咳嗽、出汗、气短、咳血,哪怕只是其中一项,去医院检查一下没坏处。有问题早点治,没问题也能安心。比起等着病变发展,不如主动把握健康的主动权。
咱们现在对肺癌的认知已经比过去强很多了。影像检查、肺功能测试、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都很成熟,只要你愿意走进医院,医生有很多办法帮你判断风险。而你要做的,其实就是别再自我安慰“应该没事”,而是认真看待每一个身体发出的提醒。

睡觉这件事,看似普通,其实能暴露很多健康问题。真正爱惜身体的人,都是从关注自己的睡眠开始的。今晚入睡前,不妨回想一下,这几天的睡眠有没有出现什么奇怪的地方?有的话,记下来,下次体检时告诉医生。可能就是这一句话,帮你绕开一场大病。
不怕晚知道,就怕一直不知道。真正的“早”不是等症状明显了才行动,而是在它还没打雷之前,就听懂那一声风。
【参考文献】
[1]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J]. 中国肿瘤, 2023, 32(3): 201-208.
[2]李建华, 王荣. 肺癌早期症状识别及干预策略[J]. 中国肺癌杂志, 2024, 27(4): 245-250.
[3]张颖. 夜间咳嗽与肺部肿瘤关系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学杂志, 2022, 38(6): 899-902.
[4]赵婷婷, 刘晓东. 肺癌患者夜间症状调查分析[J]. 临床肺科杂志, 2023, 28(5): 367-370.
[5]陈慧. 睡眠异常与恶性肿瘤早期识别的临床价值[J]. 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2024, 18(9): 61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