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腰腿后背脖子……浑身都疼,身上就没有舒服的地方。对此,大多数人选择忍一忍,殊不知这可能是疾病信号。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介绍浑身疼背后的健康隐患,并教你如何缓解疼痛。
浑身疼和7种病相关
没有磕碰、也没有伤口,还是感觉浑身疼,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骨质疏松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骨科主任董健表示,疼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最主要的症状,往往在负荷增加时加重。疼痛以腰背痛多见,全身骨骼疼痛也很常见,身高变矮、驼背也是重要体征。
骨关节炎
随着年纪增大,关节会逐渐退化,膝盖、臀部、脊柱和肩膀的关节,都可能出现骨关节炎,所以很多老人会捶着自己的双腿喊腿疼。

风湿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周华成表示,风湿病多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隐蔽而缓慢,病程较长,侵犯关节、骨骼、肌肉、血管及有关软组织,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周身疼痛,天气阴凉、风寒潮湿时,后背疼痛加重。
纤维肌痛综合征
全身广泛存在的疼痛是该病的主要特征。一般起病隐匿,疼痛呈弥散性,很难准确定位。常遍布全身各处,以颈部、肩部、脊柱和髋部最常见,疼痛程度时轻时重,休息常不能缓解,不适当的活动和锻炼可使症状加重。劳累、应激、精神压力以及寒冷、阴雨气候等均可加重病情。
舒张压较低
当舒张压较低时,肌肉骨骼组织的供血可能不足,导致组织缺氧和代谢产物堆积,从而引起疼痛。

身体有炎症
慢性炎症是导致肌肉骨骼疼痛的重要因素。炎症会引起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过程,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心理疾病
各种心理疾病都可能引起身体不适,比如抑郁症,除了情绪低落、心烦、做事没兴趣之外,还可能出现胃肠不舒服、头晕、胸口堵、气短等身体不适。
疼痛是一种需要治疗的疾病。如果具有下列特征,建议去疼痛科就诊:无法忽略的疼痛持续一个月以上;原本的疼痛突然加重,或性质发生改变;已经排除器质性疾病,但仍有疼痛。
不良生活习惯让人浑身疼
生活节奏快、久坐、长时间低头玩手机等不良习惯都会让人浑身酸痛。
久坐且坐姿错误
久坐带来的最直接伤害就是身体出现莫名其妙的疼痛。
弓背、探头用电脑,回到家就往沙发上一窝……人体处于不良姿势,身体某一部位长时间用力不均的情况下,为保持平衡状态,身体其他部位会调整着力点,寻求中正状态,这样会加速关节周边肌肉的僵硬和疲劳,从而导致或加重关节疼痛。

湿发睡觉
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王敬卿表示,长期湿发入睡,会让头顶这个诸阳之会受“湿邪”侵袭,若任由“湿邪”侵害身体,会导致气滞血淤、经络阻闭。临床表现为头重、周身困重、关节酸楚沉重等。
错误睡姿
枕头太高:颈部肌肉会发生劳损、挛缩,使颈椎位置发生微小变化,加重或引发各类颈椎病。
总趴着睡:为保证呼吸顺畅,头颈常偏向一侧,腰椎、脊椎就会长时间处于反弓、扭曲状态。
登山式睡姿:这个姿势让腰椎旋转扭曲,引发腰部、臀部、胸椎疼痛,长此以往,会导致臀部肌肉劳损、骨盆倾斜、腰椎侧弯、胸椎侧弯。

5个细节缓解疼痛
如果排除了疾病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缓解疼痛:
1、避免久坐
建议每坐30~45分钟就站起来活动一会儿,利用接水、上厕所的机会,顺便多走动一会儿。
2、调整坐姿
坐下时,臀部尽量靠近椅子最后方,上身远离靠背,微微前倾。
双手握拳抵在身前两侧肋骨最低处,然后双拳沿水平方向缓慢平移至后背,使背部伸展。
双手抓住椅子两侧把手,用力将身体稍稍抬起,然后把上身抵在靠背上,慢慢落下,在这一过程中背部要紧靠椅背才能有效延伸脊柱。
双肩向后转(转动方向依次为向前→向上→向后)至最大的活动范围。

3、调整睡姿
上海长征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符培亮推荐两个健康的睡姿:
侧卧:两条腿都弯曲起来,膝盖中间夹一个枕头,保持骨盆不发生旋转;在腰和床的空隙位置,垫一个小枕头或小毛巾卷,给腰部一个更好的缓冲作用。

仰卧:平躺时如果觉得腰部下面比较空,可以在膝盖下面垫一个枕头,让腰和床面能更好的贴合,能有助缓解腰椎间盘的压力。

4、规律运动
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关节的稳定性。没时间运动可以伸伸懒腰,有助缓解全身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在伸懒腰的同时,还可以拍打几下腰部和臀部。动作不能过猛、过快,缓慢地把动作分解开来做,辅以深呼吸。
5、调节心情
焦虑、紧张、压力所导致的疼痛,一般会随着情绪的好转而缓解,因此学会放松心情非常关键。比如大汗淋漓地运动一次,充足地睡一觉,还有就是深呼吸。
具体方法:
坐在舒服的椅子上,两手放在扶手边,头稍稍前倾深吸一口气。或仰卧在床上,四肢平放,闭上双眼,全身肌肉放松,排除杂念,可有助舒缓紧张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