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危险的腹胀是怎样的?
请警惕这种特征: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部饱胀不适。
位置:主要位于上腹部,位置较深,贴着脊柱前方。
时间:尤其在进食后(特别是油腻饮食后) 感觉明显加重。
感觉:不是一般的胀气,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饱胀、闷堵感,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
特点:这种腹胀持续存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重,不会因休息或简单服用助消化药物而完全缓解。
【科学解读:为什么饭后会胀?】
这一切都与胰腺的核心功能息息相关。
1. 消化功能受损: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体,负责分泌含有各种消化酶的胰液。当胰腺发生癌变,特别是肿瘤堵塞了胰管,导致胰液排出不畅时,消化功能就会严重受损。
2. 脂肪和蛋白质消化不良: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是消化蛋白质和脂肪的主力军。胰液分泌不足,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中的脂肪和蛋白质就无法被正常分解吸收。
3. 食物淤积产气:未被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内异常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同时脂肪泻(大便油腻、漂浮)也会发生。这就导致了饭后顽固性的腹胀。
【如何与普通胃病区分?】
普通胃炎/消化不良:腹胀多与情绪、特定食物有关,时好时坏,用药后缓解明显。
胰腺癌腹胀:是进行性加重的,与油腻饮食关系密切,且常伴有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腰背部放射性疼痛,甚至新发糖尿病或血糖难以控制。
【行动指南:出现征兆,查什么?】
1. 高度警惕:对于40岁以上,有长期吸烟史、慢性胰腺炎、糖尿病或胰腺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出现上述腹胀,必须第一时间想到胰腺。
2. 选对检查:常规体检的腹部B超对早期胰腺癌检出率低。首选的筛查方法是 “增强CT” 。它能清晰地显示胰腺的形态、大小以及周围血管关系,是发现胰腺占位性病变的利器。
3. 补充检查:抽血查CA19-9(肿瘤标志物)和上腹部磁共振(MRI/MRCP) 也能提供重要参考。
胰腺癌虽然凶险,但并非无迹可寻。抓住 “饭后进行性加重的上腹饱胀” 这一关键信号,并果断采取 “增强CT” 这一正确检查手段,就可能为战胜“癌王”赢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