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过腿疼的经历。但有一种腿疼可千万不能轻视,它很可能是癌症来临的警报。
不久前,拥有百万粉丝的英伦美食博主“干巴大叔”更新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视频:镜头里,他依旧把黄油抹得薄如蝉翼,却时不时皱眉、捶打右大腿,说“旧伤又犯了,疼得钻心”。
评论区一片安慰“久坐劳损吧”“大叔多注意休息”。谁也没想到,这条视频成了他生前最后一条公开动态。十天后,家属讣告:骨肿瘤破裂出血,抢救无效。从第一次腿疼到离世,仅仅七天。无数粉丝傻眼,只是腿疼,怎么就把人带走了?
01
腿疼≠拉伤:
骨癌的“信号”常被误读
干巴大叔的腿疼一开始被大家当成“老伤复发”,谁也没往坏处想,可结果却是骨癌。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骨癌不像感冒那样一下子让人发烧咳嗽,它更喜欢“装”,装成普通的拉伤、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特别是那些二三十岁、经常运动或久坐办公的人,更容易把它当成劳损,贴几贴膏药、做个按摩就糊弄过去。
真正的骨癌疼痛有自己的“脾气”。最常见的一条是“夜里疼”。白天走路、上班、买菜,感觉还行,一到晚上躺床上,腿开始酸酸胀胀地抽痛,甚至能把人疼醒。这是因为晚上身体代谢放慢,肿瘤产生的废物和压力在局部堆积,刺激骨膜,痛觉就格外明显。
普通拉伤一般两三周就慢慢减轻,骨癌的痛却像上台阶,一步比一步高,这周吃一片止疼药能睡,下周就得两片,再下周换更强的药也压不住,还从钝痛变成钻痛。
更要注意的是“没有磕碰却红肿发热”。骨头里长了东西,局部会发炎,皮肤摸起来比另一边热,血管鼓起来,像刚跑完步那样,可你明明坐着没动。若肿块靠近关节,膝盖、髋关节屈伸开始变得“紧”,蹲不下去、抬不起来。
靠近神经时,还会串着麻、刺着痛,像触电一样。很多人把这些信号当成“疲劳”“受凉”,一拖就是几个月,等疼得走不了路再去拍片,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所以,腿疼、臂疼、背疼如果连续两周不缓解,尤其夜里加重,别硬扛,也别急着推拿理疗,先去骨科拍一张普通X光片,再按医生建议做磁共振和全身骨显像。这三项检查能把骨头里有没有“坏东西”照得清清楚楚,花几百块钱,换一份安心,也换一条活路。
02
骨癌为什么确诊到
离世这么快?这么急?
骨癌之所以“说快走就走”,并不是它长得最快,而是它“藏得最深”“坏得最巧”。先说原发的:青少年多的骨肉瘤、尤文肉瘤,最喜欢长在膝盖、肩膀这种长骨两头。那里是“生长板”,本来细胞就分裂得热闹,DNA一出错,恶变像流水线,一两个月就能把骨头里啃成蜂窝。
可骨头外面有层硬膜,神经少,早期疼只是酸胀,孩子和家长都以为“长个儿”“运动累”,等到夜里疼醒、肿起来,肿瘤已经筷子粗,一照片子,肺里往往跟着出现“小棉球”——血行转移早跑完了。
更常见的是转移瘤。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离骨头近,癌细胞顺着血溜达,骨髓血流慢、营养多,成了“第二老家”。它不声不响地分泌一些“破骨信使”,把致密的骨皮质蛀成空蛋壳,外表看还是好胳膊好腿,其实一碰就碎。
很多人第一次就诊,是因为打喷嚏、搬桶水,甚至一翻身,“咔嚓”一声骨折,照片一看,骨头断口像被老鼠啃过,这时候才知道原发癌已晚期。
最要命的是三种急症:
一是“大出血”:肿瘤里的血管歪歪扭扭,管壁薄得像旧塑料袋,轻微磕碰就炸。大腿骨里瞬间冒出几千毫升血,全身血量一下换掉,等救护车来,血压已经测不到。
二是“高钙危象”:骨头被溶成钙离子涌进血液,人开始犯困、恶心,接着心率乱、昏迷,48小时就能要命。
三是“脊髓压迫”:胸椎、腰椎被肿瘤挤塌,脊髓像被门夹住,下半身动不了,连呼吸肌也瘫痪,过了24小时再减压,神经往往救不回来。
骨癌的窗口期其实不短,只是疼痛被当成劳损、生长痛、腰椎间盘突出,贴膏药、做理疗,一拖就是几个月。等到止痛药失效、夜里疼得坐起来、肿包肉眼可见,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不是它快,是我们把它放过去了。
家庭医生在线媒体矩阵中心
编辑:谢芯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