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跖草多匍匐生长在田埂、溪边、草丛中,茎叶鲜嫩翠绿,开蓝紫色小花,平时常被当杂草忽略,却能清热泻火、利水渗湿、收敛止汗,针对全身多汗、手足心潮热、腋下黏腻的情况适配性强,温和无刺激,日常调理易坚持。

取鸭跖草干品 15 克(纱布包好)、糯稻根 12 克、浮小麦 10 克、燕麦米 50 克,一起熬粥,每天晚餐吃一次。鸭跖草能清体内湿热、疏利水道,从根源减少异常出汗;糯稻根固表敛汗、滋养津液,避免止汗伤阴;浮小麦益气除热、收敛虚汗,搭配家常燕麦米,清淡易消化,慢慢改善日间自汗、夜间盗汗的问题。
外用的话,把 30 克新鲜鸭跖草捣烂,加 4 克煅牡蛎粉和少量鼠尾草精油,混合调成糊状,敷在腋下、手掌、足底等多汗部位,每次 15 分钟,每天 1 次。煅牡蛎粉吸附汗液、紧致毛孔,鼠尾草精油抑菌除味、舒缓皮肤,敷完皮肤干爽不黏腻,还能减轻潮湿引发的异味与瘙痒。
每周炖 2-3 次滋养汤:鸭跖草干品 12 克(包好)、南沙参 15 克、五味子 10 克,加 50 克鸽子肉一起煲汤。南沙参滋阴润燥、补充津液,避免清热止汗导致口干;五味子收敛固津、强化止汗效果,和鸭跖草搭配,既能清湿敛汗,又能滋养阴液,不会因止汗耗损元气,适合长期调理。
外用还能试这个:25 克鸭跖草干品、15 克地骨皮、10 克青蒿,加水煮 30 分钟,用温热的药汁熏洗多汗部位,每次 20 分钟,每周 3 次。地骨皮清虚热、凉血除蒸,青蒿清热利湿、辅助止汗,双重作用下能减少汗液分泌,同时缓解潮热引发的皮肤不适感。
注意事项:鸭跖草性微寒,脾胃虚寒、经常腹泻的人,煮的时候加 3 克炒白扁豆调和;孕妇需遵医嘱使用,不可自行过量食用;每天干品用量不超过 15 克,新鲜品不超过 60 克,过量可能腹胀;外用若皮肤发红刺痛,立即停用清洗,过敏体质先做耳后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