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常收到一些“停药请求”。不少患者把“关节不疼”当成风湿痊愈的“信号”,悄悄减药、停药,甚至恢复熬夜、吃火锅的习惯。

(▲AI图)
每次遇到这种情况,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都会反复强调:风湿是慢性免疫病,关节不疼只是症状缓解,不代表免疫紊乱被纠正,停药就像给没灭的火盖盖子,早晚要复发!
患者因“不疼”容易出现哪些错误做法?
1. 自行停药减药:觉得关节不疼就减停药,悄悄把甲氨蝶呤从每周 3 片减到 1 片,或直接停掉生物制剂。
2. 拒绝定期复查:认为 “不疼就是没事”,拒绝复查,连复诊都爽约。
3. 放纵不良习惯:停药后又熬夜加班、顿顿火锅、“秀美腿”,觉得 “病好了就不用忌口”。
4. 忽视全身症状:只关注关节不疼,对反复口干、蛋白尿等内脏受累信号视而不见,以为“和风湿没关系”。

(▲AI图)
西医和中医如何解读“无症状≠痊愈”?
西医认为,风湿病的本质是 “持续的免疫紊乱”—— 免疫细胞攻击关节、器官的过程不会因 “疼痛消失” 而停止。
比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即使关节不肿不疼,停药后关节软骨仍被免疫攻击,出现慢慢磨损,3-6 个月就可能出现关节变形。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停药后,免疫细胞可能攻击肾脏、肺部,这些损伤更隐蔽、更严重。治疗的核心是 “长期控制免疫紊乱”,而非 “只治疼痛”。

(▲AI图)
中医将风湿归为“痹症”,认为“无症状” 可能是 “正气暂时压制邪气”,非 “邪毒彻底清除”。服药后关节不疼,或许是中药暂时疏通经络、缓解外邪侵袭,但体内 “余邪未清、正气未复”。
如部分患者停药后口干、乏力,是 “阴虚内热”,邪毒耗伤津液。有些患者冬天手脚冰凉加重,是 “阳气不足”,难抵外邪,受凉则痹症复发。中医遵循 “缓则治本”,症状缓解后仍需用健脾益肾、祛邪通络中药调理,巩固正气。
如何避免复发?
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介绍,关节不疼,也需做好这些事,避免病情反复。
1. 用药:减药或停药前,需查炎症指标,由医生 “阶梯式调整”,不可突然停药。
2. 复查:每2- 3 个月复查炎症指标、肝肾功能、尿常规和抗核抗体谱,及时发现内脏受累。
3. 习惯:避免熬夜,保证 7-8 小时睡眠;少吃高盐高糖辛辣食物,每周吃火锅不超过 1 次;冬天护脚踝,夏天空调不低于 26℃。

(▲AI图)
4. 自查:留意喝水难缓解的口干、超过 5 分钟不消散的小便泡沫、晒太阳加重的皮疹等,立即就诊。
典型案例警示
32岁的程序员小赵确诊类风湿关节炎1年,服药3个月后关节不疼,不仅偷偷停药,还继续熬夜。结果才2个月,他的手指关节就再次红肿,复查时血沉从15mm/h升到68mm/h,关节超声显示“滑膜增厚、少量积液”——刘劲松主任无奈地说:“你这相当于把刚扑灭的火又扇起来了,现在不仅要重新用药,还得加量,恢复时间比上次更长。”
48岁的张阿姨患系统性红斑狼疮3年,关节不疼后就停药,也不复查。半年后查尿蛋白3+、肾功能损伤——“红斑狼疮的‘无症状期’最危险,免疫细胞攻击关节、肾脏等,你这半年没复查,错过了肾脏损伤的信号。”刘主任惋惜地说。
专家提醒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刘劲松主任特别警示:对待风湿的无症状期,必须记住“三不”。
1.不自行调整用药——疼痛是“表面信号”,减药停药前一定要复查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由医生评估。
2.不忽视全身监测——风湿可能伤内脏(肾、肺、眼睛),即便关节不疼,也要定期复查,避免“隐蔽损伤”成大病。
3.不放弃长期管理——风湿需终身管理,症状消失仍要保持健康习惯、规律复查,这是防复发关键。
风湿患者即便关节不疼,也不能掉以轻心。按时复诊、遵医嘱用药、关注全身变化,才能控制病情,规避“无症状” 风险,守护健康。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胡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