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HPV感染,很多人下意识将其与女性健康绑定,却忽视了男性也是主要感染者和传播者。事实上,男性感染HPV的危害远超认知,不仅会引发自身多部位病变,还可能将病毒传染给伴侣,成为家庭健康的潜在威胁。由于男性生理结构特殊,HPV感染更易隐匿,等到出现明显症状时,往往已造成不小危害。

男性感染HPV的首要危害,是引发生殖器及周边组织病变。低危型HPV(如6型、11型)易导致尖锐湿疣,表现为阴茎、龟头、冠状沟或肛周出现淡红色丘疹,逐渐发展为菜花样、乳头状赘生物。这些病变不仅伴随瘙痒、疼痛,还会在性生活中造成破损出血,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更需警惕的是高危型HPV(如16型、18型),其引发的危害具有隐匿性和致命性,可能导致阴茎癌、肛门癌等恶性肿瘤。阴茎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仅表现为局部皮肤增厚、溃疡,易被误诊为普通炎症,等到确诊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
作为HPV传播的重要载体,男性感染者对伴侣的健康威胁不容小觑。研究显示,男性生殖器部位的HPV病毒载量较高,即便自身无明显症状,也能通过性生活将病毒传染给女性。若伴侣感染高危型HPV并长期持续感染,会显著增加其患宫颈癌的风险。临床中不少女性HPV感染者,追溯感染源头时均指向无症状的男性伴侣。这种“隐性传播”让女性在不知情中暴露于健康风险,成为男性HPV感染最直接的间接危害。
男性HPV感染还可能引发口腔、咽喉等部位的病变。随着口交等亲密行为的增多,HPV病毒可通过黏膜接触侵袭口腔黏膜,引发口腔疣,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或粉红色赘生物,影响进食和发声。高危型HPV更可能导致口咽癌,出现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颈部肿块等症状。由于这类病变与普通咽喉疾病症状相似,极易被忽视,延误治疗时机。此外,HPV感染引发的心理危害也需重视,不少男性感染者因担心病变恶化或传染伴侣,陷入焦虑、自卑情绪,影响心理健康和亲密关系。
男性HPV感染危害被低估,与认知误区和筛查缺失密切相关。很多男性认为“HPV与自己无关”,缺乏主动筛查意识,而目前针对男性的HPV常规筛查体系尚未普及,导致大量无症状感染者未能及时发现。实际上,男性应主动关注身体信号,除生殖器和口腔的明显病变外,若出现排尿灼热感、局部皮肤瘙痒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检查。同时,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至关重要,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能增强免疫力,减少病毒持续感染的风险。
打破认知误区,主动预防是应对男性HPV感染的关键。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高危型和低危型HPV感染,四价、九价疫苗对男性均适用,建议9-45岁男性尽早接种。性生活中坚持使用安全套,可显著降低HPV传播风险。有固定伴侣的男性,应与伴侣共同关注HPV防控,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男性HPV感染并非“小事”,只有正视其危害,做好预防和筛查,才能既守护自身健康,也为伴侣和家庭筑牢健康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