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
焦虑仿佛成了许多人
如影随形的“伙伴”
你或许时常感到
莫名的紧张、不安
却不知这是
焦虑在作祟
本期“健康科普”邀请精神卫生门诊护士长桑锦玲揭开焦虑的神秘面纱。
焦虑并非简单的“想太多”,它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焦虑对我们有益,它能在考试、面试等关键时刻激发潜能,让我们保持警觉、提高效率。但当焦虑过度,就会变成一只 “拦路虎”,干扰我们的日常生活。
长期处于焦虑状态,身体会发出各种“求救信号”。你可能会频繁失眠,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即便入睡也多梦易醒。肠胃也会变得敏感,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问题。不仅如此,焦虑还会让你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影响工作和学习效率。
焦虑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正确应对它。运动是一种天然的“抗焦虑药”,跑步、瑜伽能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让我们感到轻松愉悦。冥想也能帮助我们平静内心,每天花十几分钟专注于呼吸,排除杂念,能有效缓解焦虑情绪。
当你感到焦虑时,不要独自承受,要和亲朋好友倾诉,分享你的感受和困惑,或许能从他们那里获得支持与建议。若焦虑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每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与焦虑相遇,重要的是我们要勇敢面对。通过学习应对方法,调整生活方式和心态,逐渐摆脱焦虑的束缚,重获轻松自在的生活。
供稿 | 精神卫生门诊
审稿 | 陈宝枝 桑锦玲
编校 | 宣传科
主编 | 王育红
审核 | 程劲光
医院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