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是赵主任把我从死亡线上拉回来;16年后,又是他为我补上这块脑‘拼图’。”近日,在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病房里,刚完成颅骨钛网修补术的段女士紧紧握住神经外科主任赵代兵的手,眼中闪着泪光。
时间回溯到16年前的那个下午,段女士不慎从楼梯上跌落,头部遭受重创,当场昏迷,后被紧急送至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CT(计算机层析成像)检查显示患者患有严重的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并出现脑疝——这是神经外科最危急的情况之一。
“当时情况非常危急,必须立即手术。”赵代兵回忆道。作为主刀医生,他连夜为段女士进行了颅内血肿清除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持续数小时,成功清除了颅内血肿,缓解了脑组织受压。
然而,手术成功只是第一关。术后,段女士在重症监护室昏迷了整整20天。那些日子里,赵代兵每天多次来到病床前,仔细观察她的瞳孔变化、生命体征,不断调整治疗方案。神经外科的护士们24小时轮流守护,为她进行细致的护理和康复刺激。
奇迹发生在第21天。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段女士逐渐恢复了意识,肢体功能也一天天好转。更令人欣喜的是,由于救治及时、康复得当,她基本上没有留下后遗症,创造了重型颅脑损伤恢复的奇迹。
尽管生命得以挽救,但去骨瓣减压术后留下的颅骨缺损,成了段女士心中的隐痛。“总觉得头上空了一块,不敢侧身睡觉,怕碰到那个部位。”段女士说,“下雨天还会头晕,出门总要戴着厚厚的帽子。”
赵代兵深知这种不适,当时便建议她在条件允许时进行颅骨修补术。但段女士因孩子还在上学,家庭经济拮据,手术的事一拖就是16年。
这些年间,赵代兵从未忘记这个坚强的患者。每当段女士来院复查,他都会详细记录她的情况,并关注着颅骨修补技术的最新进展。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家庭条件逐渐改善,段女士终于下决心完成这个拖延了16年的手术。她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医生赵代兵。
“这个时候来做手术正是时候,”赵代兵说,现在不仅医保报销比例提高了,颅骨修补用的钛网材料价格也大幅下降,手术技术更加成熟安全了。
在神经外科病房里,赵代兵为段女士安排了术前检查,根据她的颅骨缺损形态,定制了最合适的钛网修补材料。手术当天,赵代兵带领团队精准操作,将精心塑形的钛网完美植入,恢复了颅腔的完整性和美观性。
术前、术后对比
从入院到手术,整个过程异常顺利。术后第2天,段女士就能下床活动。
“16年来,我第一次感到头脑如此清爽。赵主任不仅医术高明,更重要的是,他16年来始终把我们患者放在心上。”段女士激动地说。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