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抖腿、睡懒觉、吃零食、不穿秋裤……老妈的苕帚是不是已经抄起来了?先等下再打,老一辈的金科玉律,有一些还真 不一定在理。某些被认为是有害健康的“坏习惯”,不仅没什么原则问题,还对健康有一定好处。

吃零食
坏习惯理由:
传统观念认为吃零食影响正餐,小时候零食中的色素和防腐剂还常被长辈拿来教育孩子务必要远离。零食通常属于高糖、高盐和高脂肪食物,容易导致肥胖和代谢疾病。如何吃,能对健康有益:你要适量吃零食。适量吃健康的零食(如坚果、水果、酸奶)可以帮助维持血糖水平,避免暴饮暴食,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素和能量。研究表明,少食多餐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健康。
建议这样吃:选择富含纤维、蛋白质和健康脂肪的零食,如坚果、全麦饼干、水果等。避免高糖、高盐的加工食品,控制每次的摄入量,每天可以安排2~3 次健康的零食时间,每天零食热量控制 在 300 千卡以内。

睡懒觉
坏习惯理由:
睡懒觉常被认为是一种慵懒的表现,可能导致作息不规律,影响工作和生活效率。如何睡,能对健康有益:保证睡眠时长。充足的睡眠对身体修复和免疫系统功能维护至关重要。偶尔睡懒觉可以帮助弥补睡眠不足,减少慢性疲劳和压力,改善心理健康。
建议这样睡: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但在周末或休息日可以适当延长睡眠时间,确保每晚7~9 小时的优质睡眠。 避免长期熬夜,以免打乱生物钟。

晒太阳
坏习惯理由:
过度晒太阳被认为会增加皮肤癌的风险,并导致皮肤老化。如何晒,能对健康有益:到户外适度晒。
适度的阳光照射有助于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增强骨骼健康。阳光还能改善 情绪,减少抑郁和焦虑。
建议这样晒:每天在早晨或傍晚阳光较温和时,进行10~30 分钟的户外活动,避 免正午时段的强烈紫外线。 使用适量的防晒霜,保护皮 肤免受过度紫外线伤害。

打瞌睡
坏习惯理由:
打瞌睡被认为会影响夜间睡眠质量,导致作息不规律。如何睡,能对健康有益:30 分钟 以内的午睡。
短暂的午睡可以提高警觉性、改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并减少疲劳感。研究表明,适度的午睡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这样睡:每天中午或下午可以安排一次20~30 分钟的短暂午睡, 避免过长的午睡时间,以免影响夜 间睡眠。选择一个安静、舒适的环 境,帮助快速进入休息状态。

吃辣
坏习惯理由:
辛辣食物被认为会刺激胃肠道,导致消化不良、胃痛或加重某些疾病(如胃炎)。如何吃,能对健康有益:不要空腹吃。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抗炎、抗氧化和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适量食用辛辣食物可以增强食欲、促进血液循环,并有助于体重管理。建议这样吃:根据个人耐受程度适量食用辛辣食物,避免空腹吃辣。对于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建议减少辛辣食物的摄入。

玩电子游戏
坏习惯理由:
电子游戏常被认为会导致久坐、视力下降和社交隔离,影响身心健康。如何玩,能对健康有益:控制游玩时长。适度的电子游戏可以提升手眼协调能力、反应速度和问题解决能力。某些游戏还能促进社交互动,缓解压力,甚至用于心理治疗。建议这样玩:控制游戏时间,每天不超过1~2小时, 选择有益智或运动元素的游戏。定期休息,避免 长时间久坐,保持良好的坐姿和光线环境。

喝冷水
坏习惯理由:
在传统观点看来,喝冷水几乎属于一无是处的坏习惯。不仅刺激肠胃,引发腹泻,还加重湿气,刺激关节,尤其对女性更是坏处极大。如何喝,能对健康有益:不要大口喝。喝冷水能对心脏代谢危险因素产生积极影响,并促进热量消耗,同时也能触发儿茶酚胺和内啡肽的释放,增强机敏性、提升情绪。另外如果出现头痛、咽喉肿痛等问题,适当喝冷水甚至冰水,能促进皮下的毛细血管收缩,对缓解头痛以及咽喉肿痛有一定效果。
建议这样喝:水温10 摄氏度左右,每次 喝不超过 250 毫升,不要一次性大口灌, 也避免在空腹时大量喝。另外,老年人、 婴幼儿和高血压患者最好别喝冰水。
冬天挨冻

坏习惯理由:
衣着单薄让自己挨
冻,一般被认为是感冒等疾病的直接原因,还是关节炎、老寒腿的罪魁祸首。如何冻,能对健康有益:结合户外运动。适度挨冻也有好处。身体适应寒冷并伴发颤抖,能显著改善空腹血糖、脂质代谢产物、血压、心脏代谢等多项指标,这对体重超重或肥胖个体更明显。建议这样做:处于寒冷中的时间要适度,别在极端寒冷中硬抗;在户外跑步或快走的时候,别穿得过于臃肿,一边运动,一边“挨冻”,运动结束后,最好在户 外拉伸一下再进到温暖的室内。冬季里 要注意手、脚、面部、耳朵不要冻伤。

赤脚走路
坏习惯理由:
赤脚走路被认为容易受伤,增加感染风险,且不符合现代文明礼仪。如何走,能对健康有益:在安全的环境中进行。赤脚走路可以增强足部肌肉力量,改善平衡感和姿势,减少足部疾病(如扁平足)的发生。此外,赤脚接触地面(即“接地”)可能有助 于减少体内炎症,改善睡眠和情绪。 建议这样走 :在安全的环境(如家中、沙滩 或草地)中尝试赤脚走路,每天 10~30 分钟。 注意避开尖锐物体和不平整的地面,避免在公 共场所赤脚以防感染。逐渐增加赤脚活动的时 间,让足部适应。

抖腿
坏习惯理由:
属于典型“妈见打” 之列的坏习惯,不仅在公共场合影响别人,不符合现代文明礼仪,就算在家抖也会烦到妈妈,恨不得给一巴掌。如何抖,能对健康有益:工间微运动。抖腿可能不美观,但对腿部确实有一定好处。尤其对久坐的打工人来说,是为数不多能在工位上完成的微运动。抖腿可以帮助腿部肌肉收缩与放松,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减少静脉曲张风险。此外,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导致肌肉疲劳,抖腿可以通过轻微的肌肉收缩与放松来缓解疲劳感。建议这样抖:在公共场合或开会时大肆抖腿,还是要避免的,如果不影响别人的工位,可以放心抖。需要注意的是,抖腿只是身体的自然反应或有意为之的小动作,但也不排除由疾病引起,如果抖腿症状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
内容来源:《健与美》2025年4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