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本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临床中发现这类患者常伴随甲状腺结节,主要与以下几方面机制相关:

01
慢性炎症引发组织异常修复
桥本甲状腺炎的核心病理特征是免疫系统持续攻击甲状腺滤泡细胞,导致甲状腺组织反复受损。在损伤修复过程中,甲状腺内纤维组织会逐渐增生,同时滤泡细胞可能出现不规则增殖。这种异常的组织修复过程就容易形成结节样病灶。
02
甲状腺激素紊乱刺激细胞增殖
桥本甲状腺炎会破坏甲状腺滤泡的激素合成功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为维持正常代谢,会通过下丘脑 - 垂体轴反馈调节,促使垂体分泌更多的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 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时,会持续刺激甲状腺滤泡细胞增生,而过度增殖的细胞群容易出现结构异常,进而发展为甲状腺结节。

03
免疫异常加剧组织病变风险
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体内产生的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自身抗体,不仅会攻击甲状腺组织,还可能影响甲状腺细胞的正常生长调控。
此外,免疫紊乱状态下,甲状腺局部的炎症微环境会激活多种细胞因子,进一步促进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增加结节形成的概率。
04
遗传因素的叠加影响
桥本甲状腺炎和甲状腺结节均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对于携带这些易感基因的人群,在自身免疫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甲状腺组织更容易出现病变,从而导致两种疾病的伴发率升高。

昆明中研甲状腺医院临床建议
由于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可能伴发结节,建议这类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功能检测,密切监测结节的大小、形态变化及 TSH 水平。若发现结节性质可疑(如边界不清、纵横比>1、伴有钙化等),应及时进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结节良恶性,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