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安天气越来越凉,早晚温差大,社区门诊就忙起来了。每天门诊一开门,候诊区坐的大多是感冒发烧的街坊,有抱着孩子的年轻爸妈,有咳不停的老人,还有来开药的上班族。我从事社区医生这行快二十年了,每年秋冬季都要跟流感“过几招”,今天就跟大伙唠唠,咋做才能少遭这份罪。
前几天张大爷来的时候,嗓子哑得快说不出话,连平时最爱聊的下棋都没力气提。他说一开始以为是普通感冒,想着扛扛就过去了,结果一度烧到39度,浑身骨头缝都疼,吃了退烧药也不管用。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流感症状,比普通感冒厉害多了。每年这个时候,总有不少街坊像张大爷这样,觉得“扛一扛”就好,结果把小毛病拖成了大麻烦。
要说预防流感,最管用的还是打疫苗。每年我都会给家里老人孩子提前接种,身边不少老街坊也跟着做,确实能少生病。有些街坊觉得“打了疫苗也不一定管用”,我特别理解这种顾虑,但从门诊的经验来看,接种疫苗的街坊就算真得了流感,症状也会轻很多,恢复得也快。尤其是老人、小孩,身体底子弱,更得提前做好防护。每次给老人接种完,我都会多嘱咐两句,不是不信任他们,是真怕他们不当回事,毕竟秋冬季节一旦感冒引发肺炎,对老人来说就很难熬。
除了打疫苗,个人防护也得跟上。现在大伙戴口罩、勤洗手的习惯都养成了,这对预防流感特别管用。有些街坊觉得在小区里遛弯没必要戴口罩,可秋冬季节早晚人多,万一碰到有感冒症状的人,就容易被传染。我建议大伙在超市、菜市场这些人多的地方,还有家里有人感冒的时候,务必把口罩戴好。洗手也得认真,别随便冲两下就完事,用肥皂或洗手液搓够20秒,手心手背、指缝手腕都搓到,这能挡住不少病毒。
家里的环境也很关键。不少街坊邻居冬天怕冷,窗户关得严严实实,这样反而不好。病毒在密闭的环境里更容易滋生,每天开窗通风两三次,每次半小时,既能透气又能降低病毒浓度。还有家里的门把手、遥控器这些经常触碰的地方,也得时不时用消毒湿巾擦一擦,这些小细节看着不起眼,却能挡住不少风险。
饮食和休息也不能马虎。秋冬季节天干物燥,得多喝温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像苹果、梨、白菜这些蔬果,既能补充水分又能增强抵抗力。有些年轻人仗着身体好,经常熬夜刷手机、加班不休息,免疫力一降,病毒就容易找上门。门诊里不少年轻病人,都是因为连续熬夜后突然发烧,所以提醒大家不管忙啥,都应尽量睡够觉。老人孩子消化不好,秋冬季节别吃太多油腻辛辣的东西,清淡饮食,肠胃舒服了,抵抗力自然就上去了。
最后想跟大伙说,要是真出现发烧、咳嗽、浑身酸痛这些症状,别硬扛,也别自己随便吃药,赶紧去就诊。流感早发现早治疗,恢复得快,也能避免传染给家人。
秋冬季节流感虽然频发,但只要把疫苗打了、防护做好了、休息跟上了,就不用怕它。老人孩子多注意,就能舒舒服服度过秋冬季。
作者简介:王英芳,西安灞桥区某社区医务服务站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