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作为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为人们所熟悉,但是,在我国目前的2亿多患者中,有46.9%的人了解自己的病情,40.7%的人正在服用处方降压药治疗,只有15.3%的人得到了控制,而超过80%的高血压人群的血压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那么,今天我们来科普一下降压药与痛风这对相爱相杀的“冤家”。
药学门诊:
这天上午,药学门诊来了一位服用二十多年高血压药的患者,他告诉我,他最近脚特别疼,跟长了个疙瘩似的,他脱了袜子我看了看,我判断他大概是痛风了。我又看了看他吃的服用药物清单,里面有硝苯地平控释片和氢氯噻嗪片,就告诉他,你脚痛大概率是痛风了,您吃的这降压药也是诱发痛风的一个原因,建议他去家庭医生那边对降压药做个微调。患者点点头,满意地离开了。
No.1
降压药为何会引起痛风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等部位,引发炎症反应。人体尿酸的代谢主要通过肾脏进行,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而一些降压药,如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袢利尿剂(如呋塞米)以及部分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会对肾脏的尿酸排泄功能产生影响,从而诱发痛风。
临床表现
早期可能表现为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随着血尿酸水平持续升高,尿酸盐结晶会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引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典型症状为单个关节(如第一跖趾关节、踝关节等)突然出现剧烈疼痛、红肿、发热和活动受限,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疼痛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反复发作,逐渐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还可能出现痛风石、尿酸盐肾病等并发症。
No.2
易引发痛风的常见降压药
类别 |
代表药物 |
风险机制 |
风险 |
特点 |
噻嗪类利尿剂 |
氢氯噻嗪、氯噻嗪、苄氟噻嗪、吲达帕胺等 |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增加尿酸的重吸收,从而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痛风 |
约有5%-10%的患者会出现血尿酸升高的情况,长期使用可能使痛风的发病风险增加2-3倍。特别是对于本身尿酸偏高或有痛风家族史的患者,风险更为明显 |
降压效果明确、价格低廉,是基层医疗常用降压药,但对尿酸代谢影响最显著 |
袢利尿剂 |
呋塞米、托拉塞米、布美他尼 |
强效利尿时减少肾脏血流,间接抑制尿酸排泄 |
升高尿酸的作用比噻嗪类利尿剂稍弱,但肾功能不全患者风险显著增加 |
适用于高血压合并水肿、心衰患者,短期使用风险可控,长期需监测尿酸利尿剂 |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
普萘洛尔、纳多洛尔、阿替洛尔 |
阻断β2受体,减少肾血流量和尿酸排泄;同时促进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尿酸生成 |
对糖脂代谢也有不良影响,进一步加剧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尿酸异常 |
目前已较少作为一线降压药,更多用于心律失常或心绞痛患者 |
如何避免
一、告知医生病史:如果您有痛风病史或高尿酸血症,在就诊时一定要告知医生,医生会根据您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二、调整生活方式:控制体重,限制高嘌呤食物摄入,如动物内脏、海鲜、豆类、啤酒等,多吃一些低嘌呤的食物,比如小米、绿叶蔬菜等,多喝水,每天至少2000ml,促进尿酸排出,限制酒精和高果糖食物,适当运动,戒酒等,都有助于降低尿酸水平。
三、安全用药的「三阶段」管理方案
1.用药前:精准选择药物
优选低尿酸影响药物:
ARB类:研究显示,氯沙坦、厄贝沙坦、阿利沙坦等具有降血尿酸作用,其中氯沙坦排尿酸能力最强。需注意,高剂量氢氯噻嗪联合ARB仍可诱发痛风发作。
ACEI类: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对尿酸影响中性,轻度肾功能不全可用)
CCB类: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痛风发病风险,其中氨氯地平略优。
避免使用高风险药物:
痛风急性期患者禁用噻嗪类利尿剂,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慎用。
2.用药中:定期监测与干预
监测频率:
初始用药或调整剂量后:每4-8周检测血尿酸+肝肾功能
稳定用药期:
每3-6个月检测1次(老年患者或联合用药者缩短至3个月)
干预措施:
血尿酸升高<30μmol/L:调整生活方式(每日饮水≥2L,限制嘌呤摄入<300mg/日)
血尿酸升高≥60μmol/L或痛风发作:在医生指导下停用风险药物,换用ARB/CCB类,必要时加用降尿酸药(如别嘌醇100mg/日起始)
3.痛风发作时:及时就医处理
⚠️紧急处理原则:
①立即联系主治医生,不可自行停药(突然停用降压药可能引发血压反跳)
②急性期首选非甾体抗炎药(如依托考昔120mg/日,连用5天),胃肠道禁忌者可换用秋水仙碱(0.5mg/次,每日2-3次)
③发作期间暂停使用利尿剂,优先选择对尿酸无影响的CCB类控制血压
④必要时换药:如果服用降压药后出现痛风发作或尿酸水平明显升高,患者应立即停止可能诱发痛风的降压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停药),并及时就医。当因降压药引发痛风发作时,医生会根据痛风发作的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钠)、降尿酸药物(如秋水仙碱、别嘌醇、非布司他、苯溴马隆等)进行治疗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来缓解疼痛和炎症。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受累关节负重,保持关节制动。
No.3
特殊场景用药建议
场景 |
推荐降压药 |
禁忌/慎用药物 |
高血压合并痛风 |
氯沙坦、氨氯地平 |
氢氯噻嗪、普萘洛尔 |
高血压合并慢性肾病 |
氯沙坦(eGFR≥30ml/min) |
呋塞米(长期使用需监测) |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氨氯地平、吲达帕胺(低剂量) |
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 |
妊娠期高血压 |
拉贝洛尔、硝苯地平 |
所有利尿剂(可能导致胎儿电解质紊乱) |
综上所述
当高血压遇上痛风时,两者就如一对相爱相杀的“冤家”,临床上需要调和好两者才能和谐相处,选好降压药物是关键。
注意:本文仅供医药科普,由《2024年静安区健康科普能力提升专项》支持,药物调整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用药有疑惑,请咨询医药专业人士。转载请注明出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痛风诊疗指南(2023)[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23,27(4):225-239.
[2] 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4,52(2):110-118.
[3] 孙恕,易松.2023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更新临床实践[J].心电与循环,2023,42(03):203-206,212.
来源:健康大宁苑
编辑:柴晓昕
审核:刘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