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动作慢、走路拖步……很多人觉得这是“老了”的自然现象,但脑病科蔡英丽医生提醒:这些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信号! 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早期症状隐蔽,易被误认为“疲劳”或“颈椎病”,导致病情延误。了解这些早期表现,及时就医检查,才能早发现、早干预,守护健康生活!

这些“小毛病”,可能是帕金森病在“预警”
1. 静止性震颤:手抖、脚抖别大意
最常见首发症状,多从一侧手指或手腕开始,表现为静止时“搓丸样”抖动,活动时减轻,紧张或激动时加重,入睡后消失。若手抖持续存在,需警惕。
2. 动作变慢、变笨:穿衣系扣都费劲
早期表现为精细动作迟缓,如扣纽扣、系鞋带变慢,写字字体逐渐变小(“小写症”),走路时手臂摆动减少,步伐变小且急促(“慌张步态”)。
3. 肌肉僵硬:脖子、肩膀发紧
肌肉持续紧绷,活动时阻力增加,类似“弯曲铅管”的感觉。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肩颈僵硬、酸痛,易被误认为“落枕”或“颈椎病”。
4. 嗅觉减退:闻不到饭菜香
约90%的患者早期会出现嗅觉下降,对咖啡、香水等气味不敏感。若长期嗅觉异常,需排查帕金森病。
5. 睡眠问题:梦中拳打脚踢
可能出现快速眼动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睡眠中大喊大叫、手脚乱动,甚至坠床。
蔡英丽医生建议:早发现、早干预
· 及时就医: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建议到神经内科就诊,完善脑部检查。
· 规律运动:适度散步、打太极,增强肌肉协调性。
· 健康饮食:多吃深色蔬菜、水果,补充抗氧化物质。
· 心理支持:家属多陪伴,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心态。
帕金森病不可怕,早发现是关键! 若您或家人出现手抖、动作慢、嗅觉差等症状,别拖延,尽快就医检查!早期干预能显著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