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甜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很少有人能完全抗拒这份诱惑。
然而,在享受甜蜜滋味的同时,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渐渐浮现:这份甜蜜是否在悄悄滋养着癌细胞?
近年来的多项研究正在揭开糖与癌症之间那些不为人知的联系。

一、糖的危害被人为隐瞒了几十年!
其实糖带来的健康风险早有披露,只是被国外商业操纵,真相被尘封了几十年!
2016 年,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在查阅1960-1970年间国际糖业研究基金会的内部文件,以及当时对糖脂的历史报告,并整理成叙事性案例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期刊:内科学》上。

当时该基金会为了弱化糖危害,向3位科学家支付5万美元改口费,把冠心病的元凶指向食物中的脂肪。
2017年研究人员在内幕文件中,发现该基金会还曾出资进行过一项动物实验,结果再次证实糖存在健康危害,为了瞒住该消息,这项研究结果从从此石沉大海,一直未公布出来。
这个被延迟了半个多世纪的真相,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糖。

二、吃糖是在喂养癌细胞吗?
近年来,有关糖危害的说法一直不绝于耳,更有甚者说吃糖其实是在喂癌细胞,认为吃糖更容易得癌。
确实糖本身就是细胞供能重要来源,而癌细胞生长也需要大量供能,从这一点来说,确实吃糖有可能无意间也给癌细胞可能的生长机会。
也因此糖被成功污名化,所有糖类都被人们打入促癌标签,实际上不少天然的食物中食物中都含有一定糖分,像水果中有果糖,牛奶中有乳糖,这些糖的摄入并不会给身体带来健康负担,相反,真正有威胁的糖来自于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糖。
所谓的添加糖,就是加工食物中为了改善口味添加的白砂糖、果葡糖浆、果汁等糖分,这些糖热量极高,营养价值低,常见的饼干、蛋糕、面点中都是这些添加糖的重灾区。

添加糖摄入过多会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还可能引起血压甚至增加十多种癌症风险。
2022年《营养学最新发展》杂志中就曾发布过相关研究,发现每天喝含糖饮料的女性相比于每月摄入不超过3份含糖饮料的女性,肝癌发病风险增加了78%。
国际权威期刊《英国医学杂志》也刊登过来自我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科柳良人团队,关于糖摄入对健康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喝含糖饮料等高糖摄入和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其他疾病在内的45种疾病有关。
更糟糕的是,这些添加糖食物除了热量不会给人体带来一点好处,因此梅奥诊所的注册营养师凯瑟琳·泽拉茨基也指出,添加糖就是‘空热量’,不具备任何营养的的热量。

三、停止甜食摄入后的5大身体改善
如今糖摄入危害被越来越多人重视,WHO也对糖摄入做出健康量化,建议每天添加糖摄入最好控制在25g以下。但由于添加糖的泛滥,截止至2019年的最新数据,我国人均添加他摄入量为 30g,现在可能更高。
中国营养学会也指出要控制甜食摄入,尤其是随着年龄增长,人体代谢功能变差后,过多的吃糖恐引发更多健康危机。尤其是老年人,少吃糖带来的身体积极变化太大了。
1、血管更通畅
停止摄入甜食后,随着血脂水平慢慢恢复,血液粘稠度也会慢慢下降,从而减少了血管硬化堵塞风险,保护心血管健康。

2、血糖更稳定
甜食中的糖分过高,长期摄入容易增加血糖升高风险,同时胰岛素也会大量分泌,长时间可能形成胰岛抵抗,高血糖、糖尿病就会慢慢找上门,而及时减少甜食摄入,可以让血糖异常波动减缓,胰岛功能也可以得到休息,从长期来说,对预防高血糖、糖尿病的作用的非常大的。
3、睡眠质量提升
老人减少甜食摄入后,随着血糖波动减少,对自身情绪和睡眠质量也会有所改善,晚上惊醒的次数也会下降,老人进入深入睡眠的时间越长,睡眠质量也会越高。

4、体重得到控制
甜食属于热量炸弹,长期摄入会增加体脂率,导致体重增长,而老人代谢慢,无节制饮食随着体重超标,还会引发更多慢性病风险,减少甜食摄入的同时配合合理的运动,给身体减负的同时,也会慢慢提升整体健康。
5、口腔更健康
很多人以为老了牙齿自然就会脱落,其实很多牙齿松动甚至掉牙问题都是蛀牙、牙周炎搞的鬼,而引起这些口腔问题的元凶就出在糖份上,少吃甜食不仅有利于牙齿附着的糖被分解从而腐蚀牙齿健康,牙龈问题也可以避免恶化。

无论哪个年龄层,减少糖分的摄入,带来的改善永远是长期积极的,久而久之这些改善就会体现到各个身体指标上。
参考资料:
[1]《爱吃甜食老得快,尤其是这类人!糖的危害被国外人为隐瞒了几十年》.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2024-08-11.
[2]《研究显示:高糖饮食真的会增加患癌风险!》 .科普中国.2022-07-21.
[3]《习惯吃太“甜”的人,患45种疾病的风险更高》.生命时报.2023-04-25.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