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避坑不是要 “饿肚子”,关键在 “选对食材 + 科学搭配”。今天,邀请糖尿病专家方志辉主任分享 3 个控糖技巧和替代方案:
1. 主食选 “粗” 不选 “细”
把精制主食换成低 GI 选项,比如:
用整粒燕麦、杂豆粥替代白米粥(杂豆占比超一半,熬煮不超过 1 小时);
用荞麦面、意大利面替代白面条,搭配鸡蛋和青菜;
选芋头、山药、甜玉米当主食(芋头 GI48,山药 GI51,冷藏芋头还能增加抗性淀粉)。
2. 牢记 “1+1+1” 搭配公式
每餐保证:1 份优质蛋白(鸡蛋、无糖豆浆、酱牛肉)+1 份膳食纤维(绿叶菜、凉拌黄瓜)+1 份低 GI 主食(拳头大小)。
比如 “全麦面包 + 水煮蛋 + 凉拌菠菜”“杂豆燕麦粥 + 豆腐 + 清炒西兰花”,能延缓碳水吸收,避免血糖波动。

3. 避开 3 个隐形误区
别迷信 “无糖食品”:无糖饼干、无糖蛋糕仍含精制面粉,升糖不慢;
红薯紫薯要 “后吃”:先吃蔬菜和蛋白,最后吃主食,能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控制进食速度:吃得太快会让血糖短时间内骤升骤降,建议每口咀嚼 15 次以上。
方志辉主任提醒:测血糖是最好的 “试金石”。每个人对食物的血糖反应不同,建议餐前、餐后 2 小时各测一次血糖。如果差值小于 2.2mmol/L,说明这份餐适合糖友。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欢迎分享给糖友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并重视血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