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菜,作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发源于扬州、淮安一带,素有“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的誉称。它不像川菜那样以麻辣夺人,也不似粤菜追求生猛海鲜,淮扬风味的精髓,在于其对“汤”的极致追求与“保持原汁原味”的烹饪哲学,体现出一种不事雕琢、归于平淡的典雅之美。
“擅于调汤”是淮扬菜的基石。这里的“汤”,并非简单的肉骨熬煮,而是经过繁复工序制成的“高汤”。通常分为“顶汤”、“上汤”、“毛汤”等等级,用以烹制不同的菜肴。顶级清汤,需用老母鸡、火腿、猪肘、干贝等上料,经长时间小火慢炖,再以鸡脯肉茸或牛肉茸反复“扫汤”,吸附悬浮物,最终得到清澈见底、味道却鲜美醇厚的汤汁。这碗看似清冽如水的汤,实则是浓缩了众多食材精华的琼浆玉液,是淮扬菜风味的灵魂所在。无论是文思豆腐的羹汤,还是清炖蟹粉狮子头的原盅清汤,都因这一抹鲜润而变得灵动非凡。
与精于调汤相辅相成的,是淮扬菜对“保持原汁”的执着。淮扬厨师深信,最好的味道来自于食材本身。因此,烹饪手法上多采用炖、焖、蒸、煨等温和的方式,力求在加热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与天然形态。代表作“清炖蟹粉狮子头”,将五花肉细切粗斩,团成肉圆,仅以少量盐、葱姜水调味,外层裹上蟹粉,置于砂锅中,加入清汤,小火慢炖两小时以上。成品肉质酥烂而不失其形,汤头清澈而鲜味浓郁,猪肉与蟹粉的本味在长时间的煨炖中相互交融、升华,无需过多修饰,已是至味。
另一道名菜“大煮干丝”,更是将这种哲学发挥到极致。普通的白豆干,被片成薄如纸张的片,再切成细可穿针的丝,用顶汤煨煮。干丝吸饱了汤汁的鲜美,口感软韧异常,其本身清淡的豆香与汤汁的醇厚相得益彰。看似朴素无华,背后却是刀工与火候的千锤百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