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3000万光棍更让人担忧的是,越来越多的男人,已经不想结婚了
创始人
2025-10-20 20:47:22
0

民政部2024年的一组数据,让不少人看完心里发沉。

全国结婚登记数仅610.6万对,比前一年骤降20.5%,这个数字和36年前的1988年差不多。

听起来好像没事,但是大家可别忘了,现在的全国总人口,可是比那时多了3亿多。

以前大家提起婚恋焦虑,总绕不开“3000万光棍”的话题,觉得男多女少是年轻人娶不上媳妇的根源。

可看着这逐年下跌的结婚数据才明白,比“娶不到”更棘手的问题来了。

越来越多的男人,压根就“不想娶”了。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婚姻避之不及?

结婚像做“亏本买卖”

要聊男人不想结婚的原因,绕不开最现实的“钱”字。

咱先算笔明账,2024年的数据显示,城镇地区结一次婚,平均要花182.6万。

这钱里,光是买套房就占了63%,剩下的37%里,彩礼、三金、办酒席又占了大头,普通工薪族攒几年都未必够得着首付。

而且结婚从不是“一锤子买卖”,婚后的开销才是无底洞。

2024年《中国育儿成本报告》里写得清楚,养一个孩子到18岁,不算兴趣班、补习班,光吃饭、上学、看病这三项基本开支,就得花30万。

要是想让孩子进重点中小学,学区房或者择校费又得再加50万。

这还没算孩子将来长大,买房、结婚的开销。

更别说现在20到40岁的男性,大多是独生子女,婚后得扛起照顾双方4位老人的责任。

要是老人身体不好,每月的医药费、定期的陪护,都是不小的负担。

要是赶上老人住院,还得请假陪床,工作节奏全被打乱,甚至可能影响职业发展。

对比一下单身和已婚的生活,差距就更明显了。

单身时,租个小公寓每月房租2000块,养只猫作伴,周末想出去玩,买张高铁票就能出发,不用跟任何人商量。

可结了婚,每月的房贷得还,孩子的学费得交,老人的药费得备着,不敢轻易辞职,连生病都得硬扛。

就怕一旦自己断了收入,整个家都得跟着停转。

这么算下来,不少男人觉得结婚像“亏本买卖”。

投入的是一辈子的积蓄和精力,换来的却是没完没了的压力。

就连农村地区,结婚成本也没低多少,虽然房子没城镇贵,但彩礼、酒席的规矩一点不少。

有的地方还流行“三斤三两”(人民币重量)、“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紫色5元、一千张红色100元、一片绿色1元)的彩礼说法,普通农户根本扛不住。

男人也想为自己活

其实,男人不想结婚,不只是因为钱,更因为他们的想法,早就和上一辈不一样了。

以前父母总说“忍忍就过去了”。

跟媳妇吵架,爸妈会说“男人要让着女人”。

家里缺钱,爸妈会说“你是男人,得扛起来”。

可现在的年轻人,会忍不住反问:为啥非得“成功”了才能被爱?

难道一个月挣8000、没房没车的人,就不配拥有婚姻?

为啥妈妈带娃是“全职工作”,爸爸下班回家搭把手带会儿娃,就成了“帮忙”,还得被夸“好爸爸”?

这些双重标准,让不少男人觉得自己像个“工具人”。

婚姻里只需要他们赚钱、干活,不需要被关心,也不需要有情绪。

有个男生在网上吐槽:“我加班到半夜回家,想喝口热汤,我媳妇说‘你自己煮’,但是她要是累了,我就得马上放下手里的事去照顾她,这公平吗?”

再加上现在的工作压力实在太大,20到40岁的男性,大多逃不过996、无限加班,有时候还得频繁出差。

深圳一位做互联网运营的男生,去年一年加班超过300次,有次连续加班一周,每天只睡4个小时,连给家人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他说:“我连自己都顾不上,怎么顾得上一个家?”

更重要的是,现在男人的情感需求,早就不用靠“婚姻”来满足了。

以前谈恋爱,得一起吃饭、逛街、看电影才算“处对象”。

现在想聊天了,找朋友线上唠两句就行。

想吃饭了,点个外卖,边吃边看剧也很自在。

想出去玩了,选个低成本穷游,一个人背着包就能走。

这种不用依赖“固定伴侣”的日子,让他们觉得“有没有另一半都行”。

因为反正他们自己就能把日子过好,没必要找个人来给自己添负担。

男女关系异化

想法变了,生活方式也变了,大家对“过日子”的理解也不一样了。

以前觉得“过日子”就是结婚、生子、养家,可现在,“过日子”有了太多新选择。

2024年一项针对青年婚恋的调查显示,25到35岁的年轻人里,23%的人选择不婚,或者尝试非传统的伴侣关系。

比如“搭子式恋爱”,只一起吃饭、看电影,不涉及婚姻和责任。

还有“异地伴侣”,各自在不同城市工作,偶尔见面,互不干涉彼此的生活。

甚至还有“丁克式同居”,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里,30岁以下的人群中,18%更倾向这种模式。

也就是两个人一起租房子住,一起做饭、逛街,像夫妻一样生活,但不结婚、不生孩子,就为了避免婚姻里的财产纠纷和育儿压力。

就连已婚的夫妻,也在尝试新的相处模式。

上海有12%的已婚夫妻选择“分居式婚姻”。

两个人有各自的房子,周末见面,平时各过各的,家里的事商量着来,不用每天待在一起,反而减少了不少矛盾。

还有个变化很明显:现在30岁以下的适婚人群里,32%的人愿意签婚前协议,把财产分割、家务分工、育儿责任都写得明明白白。

甚至有人会约定“婚姻保质期”,比如“先过3年,要是不合适就和平分开”。

这背后,其实是对传统婚姻的不信任:怕自己付出半天,最后落得一场空。

以前觉得“结婚就是一辈子”,现在大家都清楚“婚姻随时可能会结束”,所以才想提前做好准备。

这种对婚姻的“谨慎”,直接影响了生育率。

2024年全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01,创下历史新低。

这意味着平均每个女性只生1.01个孩子,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所需的2.1个。

有人说“这是男人不想结婚导致的”,可男人们也觉得委屈。

明明是婚姻变成了“压力堆”,房价、彩礼、育儿、养老都压在身上,凭啥让我们背锅?

破局之路:把婚姻变回“避风港”

这么下去肯定不是办法,以前总靠发点经济补贴,比如给生娃的家庭发几千块钱,可效果并不好。

后来大家才发现,得从根上入手:让结婚、养娃不再那么难。

中国人口学会的翟振武教授说得实在:“婚育问题的核心,是年轻人的观念变了,但配套政策没跟上。”

年轻人不是不想幸福,而是结婚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光给钱没用,得建一个完善的体系,覆盖结婚、生育、养育的全过程。

从2025年起,不少政策已经开始落地了。

首先是育儿补贴:每孩每年给3600元,分季度发放,直接打到监护人的社保卡里,不用自己申请,系统自动审核,避免了中间环节的麻烦。

2025年上半年,全国已经有超过800万家庭领到了这笔补贴。

不少家长说:“虽然不多,但能帮衬点奶粉钱,也是个心意。”

结婚方面的补贴也来了。

山西吕梁从2025年1月开始,对符合条件的结婚登记对象发1500元现金红包。

到6月的时候,当地30岁以下的结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多了18%。

浙江舟山更贴心,除了1000元的结婚礼包,还免费给新人做婚前体检,减少因健康问题导致的婚姻矛盾。

就连登记手续也简化了,以前结婚得带户口簿、身份证,还得回户籍地办理。

现在全国通办,不用带户口簿,在任何一个婚姻登记机关都能办。

这样在外打工的年轻人,就不用再为了办结婚证来回跑了。

而且婚姻的文化观念也在慢慢转变。

以前总把“光棍”和“没出息”挂钩,村里要是有男的30岁还没结婚,别人会背后议论“他肯定没本事,不然怎么没人要”。

现在不一样了,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结不结婚是个人选择,只要过得好就行”。

婚姻不再是衡量男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结语

说到底,“3000万光棍”的问题以前觉得是因为男人“娶不到”。

可现在才明白,很多人不是娶不到,而是“不想娶”。

婚姻本来该是两个人互相陪伴、互相扶持的地方,现在却变成了经济压力的“背锅侠”。

房价高怪男的没本事,养不起孩子怪男的不努力,连夫妻吵架,都怪男的不会让着。

要是不改变这种现状,就算再催婚、再发补贴,也留不住想退出的人。

就像一个男生说的:“不是我不想结婚,是我怕结婚后,我变成一个只会赚钱的机器,连自己的生活都没了。”

未来要做的,不是逼着年轻人结婚,而是把婚姻从“压力堆”变回“避风港”。

比如多建点保障性住房,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完善育儿服务,让带娃不再那么累;倡导平等的家庭观念,让夫妻一起分担责任。

只有让婚姻回归“情感联结”的本质,让男人觉得“结婚是多了一个人疼我,不是多了一堆事烦我”。

只有他们觉得“结婚是赚了,不是亏了”,他们才会主动走进婚姻。

毕竟,没人会拒绝幸福,只要婚姻能带来的幸福比痛苦多,就算不用催,年轻人也会愿意结婚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女性患了静脉曲张如何治疗,有没... 静脉曲张是专科性很强的疾病,传统的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女性患静脉曲张的比例远高于男性,不少孕妇孕期...
如何选适合长期喝的水?专家推荐... 饮用水作为日常必需品,其质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关于饮用水是否越纯净越好的讨论,需要从营养学和公共...
肝脏刚出现腹水就判定晚期?这1... “刚查出肝脏有腹水,是不是就到晚期了?还有救吗?”在门诊中,太原龙城中医医院经常遇到带着这样焦虑疑问...
脾虚湿困总不好?别只吃参苓白术... 提到脾虚湿困,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吃参苓白术散、平胃散,觉得“健脾化湿就能好”,可吃了很久还是腹胀、乏力...
原创 调...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糖尿病 (diabetes) 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23年调查总病例数已达2.33...
秋冬吃水果别生吃!学会这6招暖... 秋冬天气渐凉,很多人觉得水果“冰冰的”就少吃了。其实,很多水果经过蒸或煮后,不仅口感更好,对肠胃和呼...
原创 这... 各位孝顺的儿女们,今天我要分享一个特别适合老人的营养食材!这个秘诀是我从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中医那里学来...
淫羊藿、芡实、五味子:男性调理... 提到男性功能调理,很多人会想到买补药,但面对淫羊藿、芡实、五味子这三种常见药材,却总选不对——有人明...
原创 体... 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她问医生,你说奇怪不奇怪,我白天的时候痛要好很多,但就是不能到晚上...
原创 男... 肺癌这种东西,听起来离人挺远,可真要落到谁头上了,那真是天都塌了。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压根没想到肺癌来...
霜降将至,这菜要使劲吃!一润燥... 这几日秋风刮得紧,早晨开窗,竟看见对面屋顶结了层薄薄的白霜。邻居张大爷在小区院里遛弯,扯着嗓子提醒我...
秋天常吃这4种食物,疏通血管,...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指出,心脑血管的问题,是一个隐蔽的杀手。 入秋后气温渐降,人体血管易因低温...
提醒父母:5种蔬菜高血压要少吃... “吃菜吃出高血压?这‘绿色陷阱’比肉还坑!”张大妈最近血压总“坐过山车”,吃药都不管用。医生一问,好...
原创 胆... 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群体中,死亡人数更是...
阿托伐他汀真的不如瑞舒伐他汀吗... 周末出诊,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他问张医生:我吃的是阿托伐他汀,听说我邻居吃的瑞舒伐他...
家庭如何选择健康饮用水?从水源... 家庭健康饮用水选择指南:从水源地到矿物元素解析概述 健康饮水可分为三个层次:安全水是基础(避免致病风...
别让饮料毁了你的血糖!这4种饮... 你去便利店买饮料时,是不是总随手拿瓶可乐、果汁,或者其他的包装饮品?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些天天喝的...
吃素以后,我整个人都“通透”了 不知从何时起,“吃素”这件事,渐渐地从餐桌的边缘走向了中心,从一种个别的选择变成了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
宿说秋天|秋季养生果解锁吃法,... 秋天干燥,你还在吃普通水果吗? 你知道吗?秋季是养肺润燥的关键期,水果的选择直接影响身体状态。梨...
原创 秋... 秋天,少买黄瓜茄子,多吃碱性菜。 咱们的饮食智慧讲究“顺时而食”,秋天就该吃秋天该吃的宝贝! 这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