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胆御史”的医学名著——《明医杂著》
创始人
2025-10-20 18:44:52
0

王纶,字汝言,号节斋,明代浙江人,1484年中进士,历任礼部郎中、广东参政、湖广右布政使等职,正德年间以副都御史巡抚湖广。他为官清正,曾和刘瑾做坚决斗争,被文武大臣称为“铁胆御史”。王纶精于医学,人品和医术俱佳,常在公务之余为人治病,并著有《明医杂著》《本草集要》《医论问答》《节斋医论》等。其中,《明医杂著》尤为后世所推崇。

《明医杂著》共6卷,卷1~卷3为医论及杂病证治,包括发热、痨瘵、泄泻等内科病证及妇产科、五官科疾病的辨治,并分析了李东垣、朱丹溪等名医的学术特点;卷4论风证;卷5论述小儿诸病;卷6为附方。全书以论述内科杂病为主,把朱丹溪、李东垣的学术思想融合起来,参以本人心得体会和临证经验而成。该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具有以下特点。

总结历代医学家的学术专长

重视《黄帝内经》。王纶认为,《黄帝内经》是学好中医理论的基础,将其比为儒家的六经。“学之宜何主?曰:宜专主《黄帝内经》,而博观乎‘四子’。”“盖医之有《黄帝内经》,犹儒道之六经,无所不备。”

重视“四子”之学。王纶认为,张仲景、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的著作,是对《黄帝内经》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学中医之人登堂入室的阶梯,临床不可或缺。“‘四子’之说,则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六经之阶梯,不可缺一者也。”

阐发“四子”学术专长。王纶分别总结张仲景、李东垣、刘河间、朱丹溪的学术特点,为临床学习找到法则和捷径。“仲景见《黄帝内经》载伤寒,而其变迁反复之未备也,故著论立方,以尽其变。后人宗之,传用既久,渐失其真,用以通治温暑、内伤诸证,遂致误人。”“仲景非不知温暑与内伤也,特其著书未之及。”“河间出而始发明治温暑之法,东垣出而始发明治内伤之法。”“河间之论,即《黄帝内经》五运六气之旨;东垣之说,即《黄帝内经》饮食、劳倦之义。”“丹溪出,而又集诸儒之大成,发明阴虚发热类乎外感,内伤及湿热相火为病甚多。”最后,王纶得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之说。

临床注重气、血、郁、痰

治病以气、血、郁、痰立论。王纶说:“丹溪先生治病,不出乎气、血、痰,故用药之要有三:气用四君子汤,血用四物汤,痰用二陈汤。又云久病属郁,立治郁之方,曰越鞠丸。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

注重对郁的治疗。王纶认为,郁是由气、血、痰、火等在体内停积、滞塞所致,久病可生郁,久郁可生病,临床治病要重视解郁。“盖气、血、痰三病,多有兼郁者,有郁久而生病,或病久而生郁,或误药杂乱而成郁。故余每用此方治病,时以郁法参之。气病兼郁,则用四君子汤加开郁药,血病、痰病皆然。故四法者,治病用药之大要也。”王纶重视治郁,是对朱丹溪学说的继承和发展。临床治疗郁病,应首先予以理气开郁,并视其兼有血瘀、火郁、痰结等情况,分别予以化瘀、降火、祛痰等。

注重辨别气虚和血虚。王纶认为,临床用药以纠正人体气血阴阳偏衰为目的,如果不分气血、不辨阴阳,盲目使用补气药,可能破坏机体阴阳平衡,导致不良后果。若血虚患者滥用补气药,会损耗阴血,甚至导致气血两虚。“近世治病,多不知分气血,但见虚病,便用参芪(人参、黄芪),属气虚者固宜矣,若是血虚,岂不助气而反耗阴血耶!是谓血病治气,则血愈虚耗,甚至血气俱虚。故治病用药,须要分别气血,不可混淆!”

辨证治痰疗效好

论述痰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表现。王纶认为,痰是人体水分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可随一身之气流向全身,阻滞气血运行,影响新陈代谢,蒙蔽心神,导致疾病。痰证的病因可分为外感、内伤,病位重在脾肾。痰之为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表现多样。“为喘,为咳……为眩晕,为嘈杂、怔忡、惊悸,为癫狂,为寒热,为痈肿,或胸间辘辘有声,或背心一点常如冰冷,或四肢麻痹不仁。”

创制治痰法则。王纶根据痰的新、旧、轻、重,采取灵活的治法。治痰先顺气,而顺气首当降火。在具体方法上,王纶创立热痰清之、湿痰燥之、风痰散之、郁痰开之、顽痰软之、食积消之、在上吐之、在中下之、中气虚者补而运之等治疗法则。

辨证治痰。具体治疗时,王纶根据痰之成因、痰证病程、脏腑虚实、痰停部位等辨证立法处方,灵活使用二陈汤随症加减,创制消凝结之痰的节斋化痰丸,恰当选用攻逐补益药,归纳不同部位痰证用药,体现了诊治痰证的新思路,被后世医学家参考和借鉴。

发扬滋阴学说

恪守“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旨。王纶认为,疾病热多寒少,对疾病的治疗,多采滋阴降火法,滋阴之药不可或缺。“天下之病,热多而寒少,观《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病机一篇可见。又湿热相火致病甚多,自太仆注文湮没,以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偏用湿热之药,故丹溪出而阐《黄帝内经》之旨,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偏,论湿热相火之病,以补前人之未备耳。”

辨证治疗重滋阴。王纶批评一些医学家辨治脾胃,不分阴阳气血,皆用辛温燥烈消阴之剂,结果导致患者胃火益旺、脾阴益亏,反而加重病情,误人性命。王纶认为,耳聋多属痰火郁闭,宜清痰降火,不能都作为肾虚论治;慢性鼻塞,多属肺经郁火,当清肺降火,不能认作肺寒而用辛温之剂;牙痛多属阳明湿热,不能皆作肾虚;小便不禁或频多属热,不可滥用温药;男子阳痿多属郁火,不都是肾阳不足。

综合前人之长治疗内伤发热

发扬内伤脾胃说。王纶认为,内伤病多由饮食不节,起居不规律,以致胃损不纳、脾损不化,脾胃俱损,纳化皆难,元气衰弱,百邪易侵。“洁古制枳术之丸,东垣发脾胃之论,使人常以调理脾胃为主,后人称为医中王道。”

全面论述发热病机。王纶熔李东垣、朱丹溪之说于一炉,阐述内伤发热与阴虚发热的病机。“内伤发热,是阳气自伤不能升达,降下阴分而为内热,乃阳虚也,故其脉大而无力,属肺脾;阴虚发热,是阴血自伤不能制火,阳气升腾而为内热,乃阳旺也,故其脉数而无力,属心肾。”

辨证治疗发热。王纶认为,内伤发热宜用补中益气汤以补阳气。“为内伤元气,此则真阳下陷,内生虚热,故东垣发补中益气之腐化,用人参、黄芪等甘温之药,大补其气而提其下陷,此用气药以补气之不足者也。”阴虚发热,用六味地黄丸以培补阴血,“劳心好色,内伤真阴,阴血既伤,则阳气偏胜而变为火矣,是谓阴虚火旺劳瘵之症,故丹溪发阳有余阴不足论,用四物汤加黄柏、知母,补其阴而火自降,此用血药以补血之不足者也。”

明代著名医学家薛己亲自为《明医杂著》作注,列举病案以为佐证,使其内容更臻完善,临床实用价值更高。(作者供职于河南省武陟县卫生健康委)

责编:韦永柔

审核:李伟强

终审:杜海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这... 各位孝顺的儿女们,今天我要分享一个特别适合老人的营养食材!这个秘诀是我从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中医那里学来...
淫羊藿、芡实、五味子:男性调理... 提到男性功能调理,很多人会想到买补药,但面对淫羊藿、芡实、五味子这三种常见药材,却总选不对——有人明...
原创 体... 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来到医院就诊,她问医生,你说奇怪不奇怪,我白天的时候痛要好很多,但就是不能到晚上...
原创 男... 肺癌这种东西,听起来离人挺远,可真要落到谁头上了,那真是天都塌了。问题在于,大部分人压根没想到肺癌来...
霜降将至,这菜要使劲吃!一润燥... 这几日秋风刮得紧,早晨开窗,竟看见对面屋顶结了层薄薄的白霜。邻居张大爷在小区院里遛弯,扯着嗓子提醒我...
秋天常吃这4种食物,疏通血管,... 成都平安肿瘤医院邓文志主任指出,心脑血管的问题,是一个隐蔽的杀手。 入秋后气温渐降,人体血管易因低温...
提醒父母:5种蔬菜高血压要少吃... “吃菜吃出高血压?这‘绿色陷阱’比肉还坑!”张大妈最近血压总“坐过山车”,吃药都不管用。医生一问,好...
原创 胆... 近年来,胆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尤其是在一些工作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群体中,死亡人数更是...
阿托伐他汀真的不如瑞舒伐他汀吗... 周末出诊,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他问张医生:我吃的是阿托伐他汀,听说我邻居吃的瑞舒伐他...
家庭如何选择健康饮用水?从水源... 家庭健康饮用水选择指南:从水源地到矿物元素解析概述 健康饮水可分为三个层次:安全水是基础(避免致病风...
别让饮料毁了你的血糖!这4种饮... 你去便利店买饮料时,是不是总随手拿瓶可乐、果汁,或者其他的包装饮品?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这些天天喝的...
吃素以后,我整个人都“通透”了 不知从何时起,“吃素”这件事,渐渐地从餐桌的边缘走向了中心,从一种个别的选择变成了一种值得探讨的现象...
宿说秋天|秋季养生果解锁吃法,... 秋天干燥,你还在吃普通水果吗? 你知道吗?秋季是养肺润燥的关键期,水果的选择直接影响身体状态。梨...
原创 秋... 秋天,少买黄瓜茄子,多吃碱性菜。 咱们的饮食智慧讲究“顺时而食”,秋天就该吃秋天该吃的宝贝! 这时候...
癌痛,不必强忍 | 世界镇痛日 每年10月的第三个周一 是世界镇痛日 国际疼痛学会 设立这一健康日 旨在深化人们对疼痛管理的认知 让...
抗癌有道丨化疗后想“补营养”,... 【抗癌有道】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攀升,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肿瘤的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科学的方法、...
原创 宋... 在北宋天禧年间,宋真宗赵恒与宰相寇准联手,试图削弱皇后刘娥的权力,展开了一场复杂的权力斗争。由于宋真...
天然开心果提取物软糖:助眠效果... 你是否曾经在深夜辗转反侧,试图在失眠的泥沼中挣扎?现代生活的压力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助眠产品,但琳...
让男人离不开你的最好手段:满足... 为什么很多夫妻在遭遇婚姻困境的时候,会选择用离婚这么极端的方式来解脱自身,女方会痛哭流涕的认为,你是...
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商保力量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