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自河北中医肝病医院微信公众号)
炎夏已至,蝉鸣声声,阳光灼热。对于肝病患者而言,这个季节不仅仅意味着炎热难耐,更潜藏着疾病波动加剧的挑战——高温环境下,肝脏代谢负担加重,本就功能减弱的器官压力陡增,如同负重前行的疲惫工人,难以应对额外负荷。
炎炎夏日 如何养肝
01防暑降温,为肝脏减负
避免烈日暴晒:正午高温时段,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之间,请务必减少外出。紫外线强烈,暴晒后体温升高,导致身体水分大量流失,血液浓缩,肝脏供血减少,排毒解毒负担反而加重。
科学补水:水分是肝脏代谢废物的“运输车”。建议少量、多次饮用白开水或淡茶水,全天总量约1500-2000毫升(具体遵医嘱)。避免一次性豪饮大量冰水——这会使胃肠血管骤然收缩,影响消化功能,甚至诱发腹泻,间接加重肝脏负担。绿豆汤、菊花茶等传统消暑饮品可以适量饮用,但脾胃虚寒者需注意绿豆汤适量饮用。
环境舒适: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时,注意避免冷风直吹,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闷热环境引发中暑或不适,确保身体处于一个舒适稳定的环境,让肝脏得以安心工作。
02严防“病从口入”,守护消化道防线
食材新鲜安全:高温是细菌的“狂欢节”。坚决不食用腐败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生食(如生鱼片、醉虾蟹)、凉拌菜尤其需警惕,制作过程稍有不慎极易滋生细菌或寄生虫。剩菜剩饭务必彻底加热后再食用。食物存储于冰箱时,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清淡饮食,避免刺激:油腻煎炸、辛辣刺激食物如同给肝脏下达了“加班令”,会显著增加肝脏代谢负担。优先选择清蒸、炖煮等烹饪方式。烧烤、大量红肉也应限制。酒精更是肝脏的明确“毒药”,必须严格禁止。
生冷适度:冰镇饮料、冰淇淋等虽能带来一时畅快,但过量食用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对于肝硬化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腹泻时腹腔压力增加,甚至可能诱发致命性消化道大出血。
03规律作息,稳定免疫力
保证充足睡眠:夏季昼长夜短,但充足且规律的睡眠对肝细胞修复至关重要。避免熬夜,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优质睡眠是肝脏在夜间进行自我修复的重要保障。
适度活动,避开高温:完全不动不利于健康,但剧烈运动在夏季易导致过度消耗和脱水。选择清晨或傍晚凉爽时段进行散步、太极拳等温和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劳为度。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
情绪平和:中医有“怒伤肝”之说。酷暑易令人心烦气躁,要学会调适心情,避免大悲大怒。听听舒缓音乐、练习深呼吸、与亲友交流都有助于保持情绪稳定。
04遵医嘱用药,严防药物“误伤”
不随意用药:包括退烧药、止痛药、抗生素以及所谓“保肝药”、“保健品”。许多药物需经肝脏代谢,盲目服用可能成为肝脏新的负担甚至直接造成损伤。
警惕感染,及时就医:夏季是肠道感染(如急性胃肠炎)和呼吸道感染高发期。对于肝病患者,尤其肝硬化者,感染如同洪水猛兽,极易诱发肝功能恶化甚至肝衰竭。一旦出现发热、呕吐、腹泻、腹痛、咳嗽等症状,务必尽早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药物,切勿自行滥用抗生素。
05定期复查,掌握健康动向
坚持随访:即使自我感觉良好,也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肝功能(如ALT、AST、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功能、病毒载量(如为病毒性肝炎)、肝脏超声或Fibroscan等检查。夏季身体变化可能更微妙,定期监测如同定期为肝脏“体检”,能帮助医生及时评估肝脏状态,调整治疗方案,防患于未然。
炎夏固然蒸腾,但细致守护之下,肝脏也能安然度夏。这份守护清单,正是肝病患者面对高温挑战的实用锦囊。健康的肝脏是生命的宝藏,每一份日常的呵护,都是对生命根基的深情滋养。在这个夏天,让我们以科学为舟,智慧为帆,护航肝脏安稳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