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看看这几年,每次抑郁发作时,我都在拼命找能让自己好过点的“情绪急救包”。不知不觉攒下了一些特别管用的话,现在分享给你——说不定哪句就能在黑暗里照亮你呢。
记得第一次在咨询室哭到崩溃时,咨询师突然打断我:“等等,你一直在道歉,但生病需要道歉吗?”我当时就愣住了。是啊,我只是生病了,就像感冒发烧一样,为什么要因为生病跟周围人道歉呢?明明最难受的是我自己啊。从那以后我才明白,我不是“有罪的人”,只是个需要照顾的“生病的孩子”。
有个晚上我失眠到绝望,闭着眼数羊,心里全是“什么时候才能睡着”的恐惧。数着数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最后还是睡着了。你看,就算是最难熬的失眠,也有结束的时候,痛苦也是一样啊。
生病时连下床都费劲,妈妈每天来陪我,帮我收拾房间、做饭,拉我出门散步。她什么都没说,但我能感觉到那份坚定的爱——原来我不用强迫自己“好起来”,妈妈也一样爱我。
刚知道自己抑郁时,我整天琢磨“能不能战胜抑郁”“家人会不会嫌弃我”“坏情绪会不会伤到女儿”,越想越敏感脆弱。后来我试着把注意力转移到自我认可上:“今天早睡了15分钟,真棒!”“接女儿时没发脾气,进步了!”“突然想吃东西,身体在恢复呢!”当我开始夸自己做对的事,慢慢就有了力量,甚至觉得就算抑郁没完全好,也能和它和平相处了。
抑郁时总觉得自己像个“受害者”,什么都做不了主。以前我连中午吃什么都要问老公,后来他不耐烦了,我就更emo了。但其实我们一直都有选择啊:可以选睡一天还是坐起来一会儿,可以选吃饭还是吃面,可以选跟家人沟通还是沉默。这种“我能选”的感觉,真的能让心里轻松不少。
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特别有感触。当把挫折当成“为我而来的礼物”,就会想在困难里找意义;可要是觉得“事情专门针对我”,就只会生气委屈。现在我觉得抑郁也是份礼物——它让我停下机械的生活,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也让我发现原来自己这么有勇气,能面对这么大的挑战。
这是《一念之转》里的话,帮我分清了哪些事该操心,哪些事该放下:
抑郁时我总爱管“老天的事”和“别人的事”,结果越管越无力。现在我会问自己:“这件事属于哪类?”如果是“我的事”,就做点小事让自己舒服点,比如深呼吸、写日记。这样一来,生活好像就没那么失控了。
这些话曾在黑暗里接住了我,希望也能帮到你。觉得有用的话,就复制到备忘录里吧——你值得被自己的声音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