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不是绝症,抗癌有4种表现,意味着癌症可能临床治愈了
创始人
2024-11-09 16:24:04
0

癌症在很多人眼里,意味着这些遭遇和结局:

“可怕之症”—治不好、易复发,很痛苦;

“烧钱之症”—费用高、药物贵,化钱炉;

“痛苦之症”—患者疼痛、亲属煎熬;

“夺命之症”—致死率高,在劫难逃

加上一些有名气、不缺钱的人,患癌之后照样治不好的案例,给人感觉是:只要被癌症盯上,将不久人世了。

在专门和癌症打交道的医疗机构和医生看来,却乐观得多。比如,随着医学影像学技术进步,癌症有了及早发现和诊断的机会;随着创新手段和药物的运用,癌症已可防可控,实现“临床治愈”或让癌灶休眠。世卫组织定义癌症,将其纳入“慢病”范畴。

癌症的基础是各式各样的癌细胞,癌细胞实质是“另类”、“变异”的正常细胞,每个人体细胞DNA,都含有“癌变基因”和“抑癌基因”两大部分,即细胞有“变坏”和“防坏”两个属性。人体内部、外部,诱导细胞学坏的情形不少,但人体天生也有以免疫力为主力的防范设置。

人体的新陈代谢,是以细胞的分裂复制为基础实现的,健康的细胞受到DNA控制,听令分裂、复制、凋亡,而癌变的细胞就不受控,生长彻底失控,确诊癌症的人最终死于各种并发症。所以,从细胞的属性,可判断出患癌的主要因素有4条:

1、年龄因素,岁数越大,细胞分裂复制次数越多,越容易患癌,很多癌症是从40—45岁后冒头,不少老年人确诊癌症。

2、遗传因素,把易患癌、致癌的基因代代相传,同等条件下,有基因突变遗传的人,比其他人更易患癌。

3、损伤因素,人体器官组织受损越多,细胞反复修补、分裂次数就越多,越容易出错,产生癌细胞。慢性炎症是损伤因素的直观反映。

4、致癌因素,这是从外部环境看的,如长期食用污染食物、呼吸有毒气体、精神过度紧张、生活习惯异常等等,会增大癌变几率。

由于癌灶长期失控生长,挤占了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空间,患者会出现一些并发症,或可能生病终结于并发症,如内出血、感染、副作用、恶病质等。所以,不是及时筛查发现癌症,就是及时介入治疗癌症,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患癌的国人,对一些身体异常的情况没有足够重视,让癌症有从容发展到晚期的机会,或确诊后患得患失,乱用偏方,错过了治疗时机。

实践证明,确诊癌症之后积极应对、科学施治、配合治疗,可有效降低癌症持续恶变风险,提高临床治愈率,尽可能延长患者生命。虽然让癌症夺去生命的名单,每年有长长一列,但抗癌成功,让癌症屈服的临床治愈名单,每年也在不断增加之中。

癌症临床治愈,通常用五年生存率、十年生存率等长期生存时间指标作为衡量依据,有三个指征:

一个是实施治疗后查不出癌细胞了;

一个是治疗后没有复发;

一个是即使患者去世,不是死于确诊的癌症和并发症。

通过长期观察分析,接受抗癌治疗的患者,出现4种表现,可能意味着癌症出现转好迹象,或是临床治愈了:

1、身体是最直观的窗口,出现5个变化,起码好转了。

出血现象消失了,因为癌灶会大量和疯狂地侵蚀周围血管,造成严重出血,所以一些病人多见有咳血、尿血、便血、呕血、痰中带血的问题。

淋巴结消肿了,淋巴结肿大是癌症的明显表现之一,多见于颈部、下颌、锁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特别是癌细胞转移引起淋巴结肿大更常见。

体重回升了,由于体内癌细胞的疯长需要营养,所以它们会大量掠夺正常细胞营养,患者明显消瘦,一旦某个时间段患者体重增加,这是好事。

疼痛消解了,特别是癌灶压迫神经和侵害正常组织引起剧痛,令人变色,当疼痛慢慢减轻和消失,是好的迹象。

发热缓解了,肿瘤病人经常会因组织坏死、瘤体恶变、肿瘤转移等频繁发热,当发热慢慢缓解后,这就发出了恢复的信号。

2、医学影像学是最称职的反馈,表明身体状态稳定。

当前B超、CT、MRI、PET-CT等检查,对于肿瘤部位的动态监测,没有发现新的病灶,或此前的结节没有增大、变多,状态稳定,甚至病灶部位缩小、减少了,这就是癌灶受控的直接反馈。

3、医学化验是最准确的证明,表明肿瘤在患者体内受控。

化验身体的一些指标,如血常规、尿常规、甲功、肝功、肾功、血脂血糖,特别是肿瘤标志物病理检查、自身免疫类疾病检测正常,在一个时间段内连续数次均没有明显的恶变,指标向好,可以认为癌症临床治愈了。

4、五年内不复发是最有力的指标,表明身体有了长期生存的保证。

癌症治疗,通常用“五年生存率”作为考察指标,有的癌症如肝癌、肺癌、胃癌、肠癌、胰腺癌等,恶化率高,致死率高,即使治疗后患者也活不久,有的甚至在1年内复发,只要挺过5年不复发,身体没有恶变迹象,就有了长期生存的基础。

有的肿瘤医生用“中奖”来展示抗癌效果:

三等奖—肿瘤维持原状相当长时间,不增大、不缩小、受控了。

二等奖—肿瘤明显缩小,各种不适明显减少,带瘤长期能存活。

一等奖—病理学检查、肿瘤标志物查不出,肿瘤看不见了。

特等奖—肿瘤长期不复发,查不到,生活已和健康人无异。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馨于行,技精于勤”--我院... 为加强医师队伍建设,弘扬尊医重卫的良好风尚,激发全院医师爱岗敬业、奋发进取的精神。8月19日,北京精...
新工具如何让60岁以上患者血液...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些60岁以上的老人在接受血液癌症治疗时,风险特别高?传统的评估方法似乎总是不太...
处暑节气:夏未央,天渐凉,顺时...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处暑节气养生要点 壹 适当秋冻渐添衣 ...
原创 女... 中国女排的世锦赛之旅即将启程,两大悬念像绷紧的弓弦,深深牵动着球迷们的心。李盈莹是否能带伤出征,成为...
男人遇到什么样的老婆最幸运? 什么样的老婆让人觉得很幸运?答案是:愿意管你的老婆。 有人管其实是一种福气,爱你的女人才会管你,不...
肺癌“带不走”的人,大都做对了... 说起肺癌,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晚期才发现,没救了”。 但对占肺癌大半的非小细胞肺癌来说,现在的情况早不...
医生多点执业的劳动价值应得到尊... 评论 近日,“问政江西”网站上一则关于“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医生乱收费”的回复引发关注。此前...
这5种流行的减重方法,劝你别试 在减重之路上,人们常被各种似是而非的瘦身观念裹挟。从盲目依赖水果代餐,到笃信极端节食与液断之法;从寄...
辽宁绥中通报“未成年女孩做提眉... 针对“未成年女孩做提眉美容被缝80多针”的事件,8月21日,辽宁绥中县联合调查组公开通报称,涉事理发...
糖尿病患者别没事自己吓自己,这...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
原创 甘... 甘油三酯:别让“数字游戏” 绑架你的健康 村口李婶关切的声音,打断了老王的愁眉苦脸:“老王,你咋瘦成...
马伊琍称仍相信婚姻和爱情:爱情... (来源:津云新闻) 近日,《人物》发出对马伊琍的专访视频。在访谈里,马伊琍讲述了她的爱情观:“爱情多...
原创 出... 8月19日就正式出伏!不过先别忙着去“补秋膘”,出伏之后的15天(8月20日到9月3日),可是全年养...
姜黄素减肥新发现:糖尿病患者体... 你是不是也试过各种减肥方法,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种厨房里的“黄金”——姜黄。这种...
【科普时间】出伏后这菜不起眼,... 人一到了年纪,血管健康就容易 “亮红灯”,血脂、血栓、斑块,堵在哪病就在哪。不少人恨不能用个 “筛子...
“吃草”哲学:餐桌上的健康风尚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云华 “吃草”原本是网友对节食减肥时以蔬菜、沙拉为主食的自嘲戏称。如今,随着人...
基孔肯雅热流行风险区等级是如何... 前不久,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以科学指导各地规范开展基孔肯雅热...
“普泽会”可能在哪举行?泽连斯... 中新网8月22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日前对记者表示,土耳其、奥地利和瑞士可能成为俄乌...
【“蒲公英杯”健康科普大赛】关... 许多家长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担忧。宝贝的耳朵里出现了耳屎,这些耳屎会不会一直留在里面,永远掉不出来呢?会...
女性健康的“静默杀手”——卵巢... “主任,这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了,每天晚上不吃止痛药根本扛不住……” 在顺义妇儿医院的妇二科诊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