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朝共18年,多尔衮依靠过人的军政才能奠定了清朝统治的基础,自己也成了权势熏天的摄政王,可死后被彻底清算。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清世祖顺治帝总共在位18年,这段时间虽然不长,却开启了清朝200多年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之前是皇太极的制度建设让清朝成为一个稳定的政权,皇太极在历史上是个被低估了的皇帝。入关之后,实际上是多尔衮的制度建设,奠定了清朝长期统治的基础,相比较来说,他更了不起。
多尔衮的生母很受努尔哈赤宠爱,所以他们三兄弟(还有阿济格、多铎)都很有势力,多尔衮8岁就跻身女真贵族的高层了。努尔哈赤去世的时候,多尔衮的母亲跟着殉葬了,之后16岁的他跟着皇太极征战蒙古察哈尔部,显露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在后来跟明朝的战争中,他立功无数,逐渐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统帅。后来还是他,率军最终击败察哈尔部,获得了元朝的传国玉玺献给皇太极,皇太极由此称帝,对多尔衮这个弟弟也格外地刮目相看。
皇太极称帝后,封他为和硕睿亲王,这是清朝第一等的爵位,而且世袭罔替,就是俗称的铁帽子王。另外,让他掌管六部之首的吏部,多尔衮是比较汉化的满洲人,正是他向皇太极推荐了范文程等一批汉人文臣,并得到了重用,皇太极草创的清朝政府机构才逐渐完备起来。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多尔衮的政务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成长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这时候他才24、5岁。
在皇太极去世、皇位争夺激烈的时候,他显示出了很高的政治智慧。当时有不少人支持他自立为皇帝,客观地说他也最有资格,但这时候清朝受中原封建思想的影响已经很大了,所以很多人支持豪格,因为他是皇太极的大儿子。最后是多尔衮提出,依然立皇太极的儿子,但不是豪格,而是只有6岁的福临。这个方案最终得到了满洲高层的认可,这才避免了八旗的内乱、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另外,他还取得了辅政大臣的资格,他的做法自然得到了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的感激,野史里说孝庄为了维护儿子的皇位还下嫁给了多尔衮。这些都提升了多尔衮的权势,而豪格不仅一无所获还跟多尔衮撕破了脸。
迁都北京后,多尔衮被封为摄政王(清朝将近300年,总共就有过2个摄政王),他一面指挥大军平定天下,一面草拟清政府的各项典制规章,建立健全各个机构。多尔衮在效仿明朝体制的时候还是尽可能维护满洲人的利益,保留了地位在各个机构之上的议政王大臣会议。但他提出了“满汉一家”的口号,还恢复了科举、减免赋税、废除明朝的特务政治、改组宦官机构杜绝太监干政、以及信任重用洪承畴等汉族大臣,这些还是在对汉族士大夫的笼络和驾驭上获得了成功,为他治国方略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不过清朝毕竟是少数民族的政权,还是实行了民族压迫的政策,像圈地、逃人法,最严酷的就是剃发令。本来明末老百姓生活很艰难,对清朝统治并不是不能接受,但剃发令极大地伤害了广大汉族人的民族自尊,在江南地区遭到了激烈的抗拒,而满清则采取粗暴镇压的方式,江阴屠城、嘉定三屠基本都是因为这个引起的。
多尔衮是个杰出的政治、军事人才,但他的政治心理是扭曲的。他错过了当皇帝,但他从没有谋求过篡位,可不论心理上还是做事上却都是以皇帝自居,这些都表现在他把控权力、加强个人集权上了,他并不是要排除异己,而是要唯我独尊。
多尔衮先找茬收拾了豪格,把他囚禁,后来不明不白地死了,连他的王妃都被多尔衮霸占了。跟多尔衮同是辅政大臣的济尔哈朗尽管一再退让,但还是被不断打压、从亲王被贬为郡王。
多尔衮采取拉拢、安抚、分化、打击等政治手腕,不但把大权集中在自己手里,还让史官按帝王的标准给他撰写起居注,并建造规模超过皇帝的豪宅。在晋封为“皇父”摄政王之后,更加毫无忌惮,随意地挪用皇宫的财物,各种典礼的时候还跟皇帝一起,接受文武百官的跪拜,礼仪排场跟皇帝完全一样,处理政务根本不经过请示,自己就当自己是朝廷了。他还可以随意出入皇宫,他跟孝庄太后的暧昧关系就是这么流传出来的。
不过物极必反,公元1650年底,权势熏天的多尔衮病逝在古北口外的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仅39岁。死后被追尊为皇帝,予以厚葬。可仅仅2个月后,他就被济尔哈朗等人指控了多项罪名,对他一直不满的傀儡皇帝顺治开始了对他全面的清算。
多尔衮被削去了爵位、牌位移出宗庙、开除皇族、没收财产,据说尸体还被挖出来,用棍子打,用鞭子抽,砍掉脑袋,暴尸示众。在清朝开国过程中战功彪炳的功臣、专权多年呼风唤雨的皇父摄政王,一下就变成了千古罪人。直到127年之后,乾隆皇帝才给他平反,认可了他对清朝“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的功绩。
清除了多尔衮的势力后,顺治对豪格、济尔哈朗等人平反,但没有恢复济尔哈朗辅政大臣的地位,而是在孝庄太后的帮助下牢牢把控着皇权。从14岁开始,之后的10年是顺治亲政的时间,这段时间他在治国方面的作为不多,反倒留下了不少野史故事。说他热恋自己的弟媳妇,把弟弟郁闷死后,直接把弟媳妇娶了过来,据说就是他特别宠爱的董鄂妃。后来董鄂妃去世,他伤心欲绝,想过自杀、想过出家当和尚,没过半年,年仅24岁的顺治也去世了。
总体上来说,清世宗顺治帝是个性情温和、宽厚的君主,政治上也比较开明,文化意识形态的管制也比较宽松。《清史稿》中对他评价比较高,说他“休养生息、勤政爱民、孜孜求治”。他在位期间,依靠洪承畴和吴三桂等汉人降将统帅的满汉联军镇压抗清武装力量,最终灭亡了南明政权,依靠满汉文臣的辅佐,使清朝逐步走上了正轨,为以后康乾盛世的到来,奠定了重要基础。
好了朋友们,这一期的内容我们就讲到这里。
历史很精彩,历史很无奈
我是王清斌,让我轻轻地为您讲述缤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