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8月,主力红军来到诺尔盖草原外围,准备通过茫茫草地。红6团去试路没成功,首长特意叫来红4团团长,向他布置先锋开路任务。首长省出自己的口粮,对红4团团长说:“你们开好路,青稞馒头管饱。”
1935年8月,主力红军抵达毛儿盖地区,为通过诺尔盖草原做着准备。诺尔盖草原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因为上游发源的两条河流穿草原而过,在这里形成了大片草甸。远远望去草原一望无际,实则草甸下暗布沼泽,人一旦踏入,就会陷入泥沼中。轻则动弹不得,重则越陷越深,无人救援就会被沼泽吞没。
红6团最先接受命令,执行先锋开路任务,去探明草地内的情况。红6团将士们迅速开拔,进入草地中,几天后却无功而返。原来红6团准备不足,没有带够粮食,又遇到了国民党军骑兵袭扰,被迫撤回了毛儿盖。
首长心急如焚,对警卫员下令:“请红4团杨团长过来,就说‘我请他吃饭’。”杨团长正在率部筹集粮食,得知首长有急事找他,骑马赶到了位于毛儿盖的首长住处。首长借住在一户老乡家里,是一座2层传统木楼,首长们住在2楼。
杨团长踩着木梯,上到2楼,只见首长面对着地图,正在思考下一步的战略。杨团长喊道:“报告首长,杨成武前来接受命令。”首长转过身来,请杨团长进屋,紧紧握住了杨团长的手,说:“哦,你来了,路上还太平吧?”
杨团长回答:“一路平安。”首长开门见山,指着墙上的地图说:“红6团试路遇到困难,我们商议后,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红4团,由你们承担先锋开路任务,你看行不行?”杨团长敬礼报告:“报告首长,保证完成任务。”
首长踱着步,让杨团长坐下,讲了此次任务的困难之处。他说:“南下没有出路,咱们要北上抗日,必须通过这片‘死亡之海’。草地里没有人家,到处都是泥沼,你们此行将会面临许多未知的困难,需要同志们好好克服。”
杨团长静静听着,突然肚子发出了“咕咕”的声音,原来他来得匆忙,还没有吃晚饭。首长被逗笑了,说:“正好我要请你吃饭。”首长回过头,对警卫员说:“杨团长还没有吃晚饭,你去厨房拿饭来,我好好招待一下杨团长。”警卫员下楼去,一会儿端着一碗青稞馒头来了,首长让杨团长快吃。
杨团长最初不好意思吃,首长亲自动手,把2个青稞馒头递给杨团长。首长又说:“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有什么需要提出来,我让人去准备。”杨团长边吃着青稞馒头,边说:“首长,我们筹集了一些粮食,部队武器弹药充足,就是缺少一些御寒棉衣。”
首长看着爱将,表示:“我请后勤部的同志过来,先把棉衣发给你们,满足你们的需要。”杨团长吃了2个青稞馒头后,肚子不在“咕咕”叫了,立下“军令状”:“首长您放心,只要我们有御寒棉衣,一定当好开路先锋,踏出一条路来,保证主力红军安全通过草地。”
首长拿起剩下的4个青稞馒头,全部塞在杨团长的手中,鼓励道:“我等你们的胜利消息,探明道路后多做标记。你们开好路,咱们胜利会师后,青稞馒头管饱。”杨团长拿着青稞馒头,骑马返回了红4团,领了棉衣后,朝着草原深处行进。
经过几天的艰难跋涉,红4团克服艰难险阻,探明了道路,保障了主力红军安全通过草地。红4团和主力部队会师时,杨团长才得知:“赴宴当天自己吃的馒头,是首长饿了几天,专门省下来的口粮。”
杨团长晚年回忆:“正是红军有这样好的领袖,才能走过两万五千里的漫漫征程,完成了陕北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