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小棚标厚模式”引领北方南美白对虾养殖变革

2015年是中国南美白对虾养殖灾难性的一年,势头强劲的北方土池白虾集约化养殖也遭遇了滑坡。2015年6-7月,虾病在北方以前所未有的面积蔓延,约100-70只虾被迫收获。到2015年8月初,白虾养殖基本结束,市场整体利润比例不到10%,鱼苗成活率不到20%!

我想创建一个财富网络,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农业技术知识。欢迎常来学习。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大部分从业者措手不及,对行业发展的信心跌至冰点;但同时也促使行业发展趋于理性,开始审视自身的不足,借鉴南方成功的养殖经验和模式,探索北方土池集约化养殖技术和模式的升级改造。

有这样一位先行者,在2016年养殖市场依然低迷的形势下,以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实现了土池养殖单季一年养两茬的突破,遍布环渤海四省市,不仅赢得了众多同行的喝彩,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丝曙光。尝试一种全新的“海棚大小粗”的模式

毛哥,天津津南人,从事水产养殖十余年。他老实朴实,说话慢条斯理,铿锵有力,敢于突破,喜欢尝试新事物。14-15年,北方养虾环境下行,毛哥也未能幸免。连续两年因疾病爆发遭受损失,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

毛哥

为了打破目前的养殖困境,天津海达饲料有限公司近年来在天津小棚推广标准厚型。这种模式由于其全新的养殖理念,对基础设备和管理的要求较高,还没有被广泛接受。经过几次沟通,毛哥欣喜地发现,小棚子里的标准粗型,不仅可以实现7月份提前上市避开6、7月份市场高峰的愿望,还可以尝试一年两茬虾,这在以前根本不可能,他决心一试。

小梭口标记模式

棚的标准厚度只是棚的标准厚度模型的一个环节,标准厚度的成功不代表育种就能成功。棚厚标准模型主要涉及养殖规划、硬件改造、棚厚标准、饲养管理、虾管理五个关键环节。让我们以毛的案例为例,详细说明他是如何设法控制每一个关键点,实现一年一茬的利润和一年两茬的栽培。

北方土池养虾,一年两茬,一茬利润近百万。他是怎么做到的?水产养殖规划第一篇

合理的水产养殖规划是水产养殖成功的保证。所谓合理的养殖规划,是指根据自身的养殖基础条件和管理水平,设计一个合理的养殖产量,根据区域气候特点制定一个养殖周期,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设计虾的规格和时间点,使养殖效益最大化。

表1育种工厂的育种条件

表216育种计划

总结:天津海达对毛做了如下养殖规划。

1.亩产500斤,35个规格,140亩标准苗360万株。

2.第一批虾将于4月中旬进行粗化,5月中旬转移至外池,每亩密度2-3万只,7月初出虾35只左右;

3.第二茬虾6月下旬粗养,7月中旬转入外塘,每亩密度1-2万只,9月下旬出虾30只左右;

4.小棚标准厚型快大,用海星农1号苗,130-180万/亩(棚);硬件转型的第二部分

标准棚厚具有反季节、高密度、高饲养的特点,高度依赖硬件设备支撑水环境。世纪之交的硬件变革

2.大棚主要靠棚膜加热,棚膜透光隔热,蓝膜更好;为了防止寒潮降温,最好配备保温灯等取暖设施。后期主要通过打开棚口和侧膜,拉遮阳网来防止水温;

3.棚内水温应保持在25-28,日变化不超过3;

图2棚内增氧硬件设施

总结:

1.棚内增氧标准:发电机罗茨风机阀门纳米潘水车(根据池塘大小),增氧功率至少1KW/亩;

图3棚内换水硬件设施

总结

1.外塘作为蓄水池提前消毒净化,保证水质指标正常;

2.棚顶安装穿孔PVC管,以淋浇方式加水,减轻苗期胁迫;

3.盐碱土松软,大部分棚会漏水,严重建议塘壁覆膜;

图4大棚出苗硬件设施

总结

1.育苗池底部两端高差约15厘米,育苗池设置在低端,借助水位差更方便、更干净;

2.建议苗池设在棚内,参考规格1.5m 1m 1m,进水口用水泥硬化;出苗池前端主要配合秧筐收秧,后端主要放入水泵向外抽水,前后端有隔板防止吸网;第三小棚子标准粗条

小棚的标准厚度意味着鱼苗的集中管理和投喂,通过加强优质食物的摄入来增强虾苗的体质,凭借小水体的易维护性来提高鱼苗的规格和成活率。而虾苗的消化系统并不发达,很难充分吸收和利用营养。过量喂食和食用有毒物质容易导致肝胰腺疾病。水体小,温度高,投饵多,往往导致前期水体浓缩,后期亚硝酸盐高的问题;在高温、高有机质、高密度的环境下,底层弧菌容易超标。毛工棚的标识流程如下:

营养强化:每天喂6餐,前3天喂虾片。

后转为“虾多宝”发酵料(营养分解充分)并且每餐拌喂“虾肝宝”(增强免疫修复肝脏),投喂后根据虾苗肠线及游边找料时间每日加料10-20%左右;
稳定水质:主要是以菌调水和加水,发酵料经过二次发酵,含有大量活菌,每日投喂相当于向水体中投放大量菌,除此以外还会根据水体肥瘦情况,每1-2天使用光合菌和EM菌一次;放苗3天后开始加水,开始1-2小时/天,逐渐延长时间;
改底抑菌:放苗一周后,上午“靓底”杀灭底部弧菌,下午“倍生源”净化底部抑制弧菌再繁殖,1次/周;
整个标粗过程中水色稳定,PH基本稳定在8.1-8.4之间,上下午波动不超过0.3,仅在后期出现亚硝酸盐;通过改底抑菌操作,弧菌始终一直未超过500cfu/ml,在安全线以下,未出现弧菌感染发病。
第一茬虾5月7日出苗,2口棚2400头1240斤,成数85%,虾子活力好成数高。转到5口外塘140亩,密度2万/亩。
图5 小棚标粗方案—“虾多宝”发酵料制作
图6 小棚标粗方案效果—水色稳定
图7 小棚标粗方案效果—PH稳定
图8 小棚标粗方案效果—抑菌效果
图9 小棚标粗方案效果—壮虾
第四篇  投喂管理篇
北方是盐碱水质,春夏之交易生长大量浮游动物,放苗之后客户多选择不投喂导致苗种规格不整齐体质偏弱;浮游动物褪去之后藻类生长旺盛易引发PH偏高的问题,水质偏浓还会导致白便;养殖节奏紧担心虾子达不到规格;针对这些问题,毛二哥操作如下:
早投喂:过苗后即正常投喂,维持充足的饵料供应,拉大拉齐虾苗规格,10天之后等虾子规格长到4-5cm可以摄食大型浮游动物,再减少饲料投喂,诱使虾子消耗浮游动物,既保证虾苗体质强化规格整齐,又能充分利用饵料生物,一举两得。待浮游动物消耗大半,逐渐恢复投喂。
“虾多宝”发酵液拌料及泼水:虾多宝+红糖+水密封发酵1-2天,取上清液拌料投喂,餐餐发酵料,7-10天发酵液泼水一次,2-4斤/亩。整个养殖过程中水色始终稳定为绿色,透明度20cm左右,大雨期间也没有出现转水等问题,PH前期8.6后面持续拌料泼水到养殖结束基本上都维持在8.2-8.3之间。虾子肠道粗壮肝胰腺健康,养殖全程无白便。
地笼分批出虾,捕大留小,减少养殖压力,降低发病风险,保障养殖资金回笼,同时快速提升小虾规格和产量,增加养殖效益。以毛二哥1#塘为例:
7月6日—7月9日,地笼出虾9892斤,规格38只,22元;
“出第一批虾,成本收回来了,心理有底,明显感觉出虾后3天投喂量涨上来啦,虾子明显见长,再出都是净赚的,比一次性出完更稳、利润肯定更高”。毛二哥笑着说。
7月23日—7月30日,出虾9829斤,规格32只,24.5元;
截止到7月30日,第一茬虾基本结束,140亩地共出虾63000斤,平均规格37头,预计塘底剩余7000斤左右,利润近百万。第二茬苗种已在7月3日标苗,8月4日转入外塘,一切都按照规划顺利有序的进行着。
毛二哥140亩“海大小棚标粗模式”塘成功的背后是什么?
毛二哥是众多海大小棚模式户成功的一个缩影,这成功的背后,既有他们辛勤付出的汗水和智慧,也有海大小棚标粗模式的支撑;有海大集团苗种、饲料、动保三大板块联动打造的“一苗加三宝”产品力支撑:海兴农苗种从源头保证虾苗种质优良,“虾多宝”在养殖过程中维护水质稳定、强健虾子体质,“虾肝宝”增强虾子免疫护肝,“虾康宝”快大肥身硬壳;更有天津海大团队3年来对小棚模式不断的探索和推动。
14年底,天津海大专门组织小棚意向客户到江苏如东学习小棚养殖,引导客户做小棚试点,同期组织服务团队到广东学习冬棚养殖标粗做技术储备,开始正式推动北方小棚标粗。
15年,宝坻武清共启动约8口小棚,其中3口由海大团队全程跟进,提供技术、动保、饲料配套服务,在白虾养殖全线溃败的情况下,小棚标粗不负众望,总体养殖成功率6成,海大服务3口小棚全部养成,在天津周边引起较大反响。同年借鉴小棚养成经验,海大团队将“小棚标粗技术”升级完善至“小棚标粗模式”。
16年,天津海大与海兴农苗种强强联合,全面强化小棚产品配套(“一苗加三宝”),3月份组织意向客户到福建学习小棚养殖,布局推广升级后的小棚标粗模式,16年几十个海大小棚模式户几乎百分之百成功,在环渤海四省市白虾养殖区域引起巨大轰动,至此天津海大在引领和推动北方小棚标粗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当前北方土塘白虾养殖产业正面临空前的危机,内外交困的局面促使北方传统土塘养殖模式开始发生变革,而小棚标粗恰恰是变革的起点。14年以来,天津海大一直在通过自身的努力引领这场变革越走越远。
作者 ︳天津海大 崔相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