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
立冬如何养生?
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北京交通广播出品的系列融媒体策划的二十四节气健康密码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为您攻略立冬气节里的养生小窍门。
饮食调理需温补
民间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说法。
此时宜坚持温补为主,适当增加羊肉、牛肉、鸡肉等优质蛋白质,搭配山药、百合、萝卜等滋阴食材。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梁莹带来两款不能错过的养生汤,助力您固阳养生温暖过冬。
三个穴位,健康过冬
立冬节气,需注意添加衣物,防寒保暖,特别是加强头颈、腰腹、足部的保暖。睡前可用热水煮艾叶肉桂泡脚,以助睡眠。三个“黄金”穴位,助您冬日养生健康过冬,攒足一冬精气神。
冬季需科学进补
由于秋天偏短,身体可能尚未完全适应冬季的寒冷,需要更早补充能量。但饮食进补应因人而异,冬季养生主要是以下四点。
1 先辨体质,后进补
一是先辨体质,后进补。这是最核心的一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果自己不能准确地分辨体质类型,可以到中医医疗机构请医生把脉。
2 滋腻容易影响消化功能
很多补品如阿胶、熟地、黄精等较为滋腻,不易消化。进补前可先调理脾胃,用山药、茯苓、山楂等煮粥,增强脾胃运化能力。
3 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老人、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进补各有侧重。陕北寒冷干燥,可适当多吃羊肉、葱姜温补;陕南冬季湿冷,进补时可加入一些祛湿的食材,如薏米、白扁豆煮粥。
4 热证期间忌补
如感冒、咳嗽、发烧、喉咙痛时,须停止进补,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