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悬型滴眼液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无菌眼用液体制剂,一般在外包装上会标注“混悬”二字。由于其中的药物在长时间静置条件下会发生沉积,外观上可见沉淀或分层,使用前一定要先摇匀,否则会影响药物疗效。

相比于溶液型滴眼液,混悬型滴眼液中活性成分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药物颗粒可在角膜前囊滞留,增加了与角膜的接触时间,有利于提高生物利用度。常见的混悬型滴眼液有抗菌类(如夫西地酸滴眼液、那他霉素滴眼液)、糖皮质激素类(如氟米龙滴眼液、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氯替泼诺混悬滴眼液等)、激素+抗菌药物复方制剂(如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降眼压类(布林佐胺滴眼液、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等)、其他类(他克莫司滴眼液、吡诺克辛滴眼液等)。

混悬型滴眼液的正确用法:先清洁双手,将眼药水摇匀;拧开滴眼剂瓶盖,盖子朝上放置,避免污染;取仰卧或坐位,头稍后仰,眼向上看,左手食指轻轻将下眼皮拉提成袋状;右手持滴眼剂瓶,距离眼睛3厘米处(注意不要触碰眼皮和睫毛,以防感染),滴入眼睑下方,一般一滴即可;眼药水滴入后,闭眼并按压泪囊区3分钟,减少药物副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混悬型滴眼液用完后,需直立放置。如果多种滴眼液同时使用,需间隔5~10分钟。与水溶性滴眼液合用时,混悬型滴眼液一般后用。
长沙爱尔眼科医院药学部 邓娜 实习编辑 李今越
来源:大众卫生报